重生之青春校园:跨星合作的考验与守护的新维度
第129章:能量节点的争夺与文明的抉择(续)(约1500字)
械族母舰离去后,山区的硝烟渐渐散去。吴叶望着能量节点处缓缓闭合的空间裂缝,心中清楚,与械族的“和平”只是开始,而非结束。他捡起一块金属人残骸,残骸表面的纹路还在微弱闪烁,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文明的挣扎。
“李艺琳,转化塔的稳定性怎么样?”吴叶通过通讯器问道。
实验室里,李艺琳正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额角还带着汗珠:“目前很稳定,第一批次的星核晶体已经生成了五十块。但械族刚才传来消息,他们的母星每天需要至少一百块晶体才能维持基本运转,缺口很大。”
区少把能量战斧扛在肩上,皱眉道:“缺口大也不能过度开采能量节点,不然咱们的星球会出问题。这些家伙要是贪心不足,合作随时会崩。”
吴叶点头:“所以我们得尽快找到更可持续的方案。李艺琳,能不能分析出星核晶体的能量结构?如果能人工合成,就不用依赖自然节点了。”
“我试过,但其中有一种‘时空共振因子’无法模拟。”李艺琳调出三维模型,模型中一团蓝色光晕在旋转,“这因子只能来自自然能量节点,像是……星球本身的生命脉动。”
就在这时,阿杰突然指着天空喊道:“老师,你看!”
众人抬头,只见南极方向飞来三艘小型械族飞船,飞船下方拖着一个巨大的金属容器。容器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响声,舱门打开,里面不是武器,而是一排排闪烁着微光的金属管。
一个金属人走出飞船,手中捧着一块半透明的圆盘:“母星指令:共享‘星核转化技术’,交换‘自然能量稳定公式’。”
圆盘投射出复杂的技术图谱,详细展示了械族如何将星核能量转化为动力。吴叶看着图谱,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突破人工合成瓶颈的关键:“李艺琳,快把这些数据导进去!他们的转化技术里,说不定藏着模拟时空共振因子的方法!”
李艺琳立刻操作分析仪,屏幕上的公式开始重组。半小时后,她兴奋地喊道:“成功了!他们的‘量子纠缠算法’可以模拟共振因子!虽然效率只有自然节点的三成,但足够用了!”
金属人似乎“感知”到了他们的喜悦,电子音变得略微柔和:“合作第一阶段:共建能量研究站。地点:青云中学后山。”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区少下意识地握紧战斧:“让他们进学校?这也太冒险了吧?”
“恰恰相反,这是最安全的方式。”吴叶沉思道,“把研究站设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既能监督他们的行动,也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而且……”他看向新曙光社的学生们,“这也是让新一代了解跨文明合作的机会。”
三天后,后山的能量研究站破土动工。械族的纳米机器人以惊人的速度搭建起金属框架,学生们则负责布设能量稳定装置。吴叶和金属人首领站在工地旁,看着两个文明的成员在协作中逐渐放下戒备,偶尔还有学生向金属人请教技术问题。
“你们的年轻人,很像‘星际拓荒时代’的械族人。”金属人突然开口,“充满好奇,不怕未知。”
吴叶笑了:“因为他们相信,和平比战争更有力量。对了,你们的母星……真的能撑到找到新家园吗?”
金属人沉默片刻,胸口的晶体闪烁着红光:“黑洞扩张速度在加快,最多还有五十年。但我们不会放弃。”
吴叶望着远处的能量节点,那里的光芒比三天前黯淡了些:“五十年,足够我们找到共存的方法了。”
第130章:暗流再起与跨星联盟的试炼(约1500字)
能量研究站投入使用后的半年,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星核晶体的产量稳定在每天一百二十块,械族母舰则停留在近地轨道,像一座沉默的空间站。青云中学的学生们渐渐习惯了金属人的存在,甚至有几个对机械工程感兴趣的学生,开始跟着械族学习纳米技术。
然而,平静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这天,李艺琳在分析南极基地的能量数据时,发现了异常波动:“吴叶,南极那边的能量消耗突然增加了三倍,而且频率很奇怪,不像是在转化星核晶体。”
吴叶立刻联系影,让他深入调查。几小时后,影传回一段加密视频——视频中,南极冰层下的金属结构正在变形,原本的能量转化装置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发射台,发射台顶端凝聚着一团黑色的能量。
“这不是械族的技术!”吴叶看着视频,脸色凝重,“这股能量波动……和当年的黑暗力量很像,但更加凝练。”
区少一拳砸在桌子上:“我就说这些金属疙瘩不可信!肯定是他们和黑暗势力勾结了!”
“未必。”李艺琳放大视频细节,“你看发射台周围的械族,他们的晶体在闪烁红光,这是‘强制操控’的信号。有人在控制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