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时分,陈砚在灯下核对外藩的农产清单。暹罗的香米装在麻袋里,标签上写着 “早熟品种,米质香软”;西域的芝麻籽用陶罐装着,还带着些坚果的香气。忽见其中有包甘蔗种,标签上写着 “亩产高,糖分足”,便问:“这是哪里来的?” 礼部主事连忙回话:“是安南使者带来的,说在他们那边一年能收两季,不知咱们这儿的南方丘陵能种不。” 陈砚拿起一段蔗种,表皮泛着紫红的光:“让农官在两广的试验田试种几分地,记好灌溉量,若是能适应,明年就在坡地推广,百姓们既能吃糖,蔗渣还能造纸。”
三更天时,窗外传来蛙鸣阵阵,“呱呱” 的叫声混着远处的虫吟,格外热闹。陈砚放下笔,见案头的茶还温着,今年的雨前龙井泡出的茶汤清亮,香气混着夏夜的湿热,格外清爽。她想起稻田里农夫的笑脸,粮仓里堆积的谷粒,还有新试种的种子,嘴角漾起暖意。治理天下就像芒种时节的劳作,既要抢收及时,又要保管妥当,一分细致一分安稳。这夏夜的风带着稻香,想来今年的收成定能安稳入仓,百姓的日子也能跟着踏实。
天快亮时,露水打湿了窗纸。陈砚推开窗,见远处的稻田在晨光里泛着金浪,农人已开始捆稻垛,稻束在田埂上排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再过些时日,晒谷场就会堆起金黄的谷堆,像座座小山 —— 就像这寻常的芒种时节,不必有波澜,却自会在忙碌里藏着丰收的踏实。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明朝的名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