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时间不早了,江家人也起身告辞。剩下秀娥坐在老丁旁边,开始殷勤的给她揉腰捶背。
幸好老丁已经被培养的很有眼色,知道老婆今天做那么一大桌子菜够累了,还很自觉的去收拾桌子洗碗。
心满意足的秀娥这会儿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看了看孩子就自己去洗浴间洗澡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秀娥继续治病救人没事再研究几个方子,看能不能弄出成药普及出去。倒是隔壁的江家,在收拾完屋子之后,安杰也开始折腾他们家的院子。
江家的院子铺了大片的红砖,只留了一块菜地,还有个花圃。院子里也有个葡萄架子,在德华的要求下同样在角落围了个鸡窝。
反正院子够大,随便怎么折腾。
王政委的老婆跟原本的剧情一样,看见安杰晒了一院子的好衣裳,瞧稀罕似的直接上门拜访。果然王政委老婆跟德华俩人性格相合,一见面就聊的投契,很快俩人就打成了一片。
......
等隔壁院子都弄好了,老丁好特意过去参观一下。回来还跟秀娥念叨,“当初江德福要照着咱们家的样式弄他们家的院子,你还给拦了。你瞧安杰他们来了,不是还是照着咱们家院子弄。”
人家怎么就学你们家了!从布局到材料都不一样好吗。秀娥没好气的说:“院子这么大,弄了厕所和水井之外可不就是种菜、栽花、养鸡养鸭。你瞧瞧这岛上,谁家的院子不是这么弄,还能出什么花样不成!”
“这一点你还别说,”老丁一脸的得意,“岛上这么多人家,我瞧着就咱们家院子收拾的有格调。”
呵呵,这是我家八代贫农出身够硬,外加之前赚的功劳够大,所以敢稍微参照曾经见过的大宅子里的花园子那么弄。不信就看隔壁安杰,看她敢不敢把她们家拾掇的那么出格。
秀娥也不跟老丁扯这些,赶紧跟他说起了家里孩子们念书的事。
现在丁家的三个样儿先不说最小的那个才上学不到两年,就说大的那两个,明显岛上的学校已经装不下他们了。
高中的知识,一样和二样甚至连带着三样全都已经学完。也可能是三样吃启智丹的年龄最小,效果也比两个哥哥更好。就这小子不但跟他两个哥哥一样过目不忘,他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也更强一些。要不是他们年龄太小,单独出岛秀娥和老丁不放心,估计早报名考大学去了。
既然不能出岛,岛上的老师也已经教不了俩孩子什么。为了不叫俩孩子骄傲自满,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秀娥觉得得给几个孩子找点事情做。
“我瞅着咱们家这仨小子按部就班的在学校念书,完全是耽误他们孩子时间。”秀娥挨着老丁压低了声音跟他说,“你瞅瞅那仨小子,现在在学校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时候,那骄傲的,谁都不放眼里。”
“那也是咱们家孩子有本事,你瞧瞧咱家那几台收音机,可比外头新买的能收到更多的电台。就连好多外国电台,咱们家的收音机都能收到。”提到儿子,老丁就是一脸的骄傲。
不过说到上学,其实老丁心里也有些发愁。岛上的学校里,老师们也就那个水平。教个小学、初中什么的还算勉强,可要说高中......
其实说起岛上的高中,本来因为岛上人少是不准备设立高中的。还是老丁,为了自家孩子不要小小年纪独自出岛生活,他给争取来的。不说师资力量和生源问题,好歹岛上的孩子们能不出岛就拿到高中文凭。
如今孩子太出息,才几岁的年纪确实不放心叫他们去考大学。
瞧着老丁也是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秀娥干脆引导他说:“叫我说既然孩子不能出去考大学,那咱们干脆把大学的教材买回来,叫孩子们自己在家里学。”
“这大学又不是小学,孩子自己在家能学明白吗?”老丁有点没有信心,毕竟如今建国才几年,全国的大学生也就有数的那么些。
“会不会的,先学再说。”有外挂的秀娥对孩子很有信心,“没看我师父从国外寄回来那么些书,几个孩子都学的挺明白。这在咱们国内,实在不行叫孩子给大学的老师写信求教,毕竟孩子太小,只要把孩子的情况跟那些教授说明白,相信有的是人喜欢教导这么好的苗子。”
“还是我老婆聪明,”老丁一听可不就是这么回事,“明儿我就联系京城的老领导,正好最近一批爱国科学家回国参加建设,不怕咱们儿子找不到好老师。”
“很好,咱们国内的大学你负责联系。我给师父他们写信,让他们买点外国大学的教材。也不用别的,我看咱们孩子对你的配枪还有飞机大炮什么的都挺感兴趣,干脆我让师父帮着买这方面的书籍。不是说国外的飞机大炮比咱们得先进吗,咱们看不着实物,干脆叫师父帮着买玩具模型,至少知道他们的先进武器长什么样。”
秀娥没敢往深了说,毕竟她家男人是守备区政治部主任。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敏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