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儿一听要去园子里玩儿,高兴的拍着小手道,“去园子,去园子。”
凤姐儿见她可爱,只是笑骂了一句‘小没良心的’,就欣慰的对迎春说:“那我就把姐儿托付给她二姑姑了。”
别看这么个小小的人儿,只是去园子里住上几天,那也要一连串丫头婆子搬搬抬抬好几箱子东西才算。
才送走了巧姐儿,后头蔚哥儿下了学,也赖在凤姐儿身边,说要守着他娘亲呢。
后来还是贾琏哄了又哄,赌咒发誓说他娘身子没事儿,只是要生小弟弟、小妹妹,又把他送到大老爷的院子里才算罢休。
看的贾琏只玩笑着抱怨,“瞧瞧咱们这一双儿女,满心满眼都是他们亲娘呢。我这个当爹的,可不就是那没人疼,没人爱的。”
“二爷如今也正正经经的官老爷呢,怎么回来还跟自己怀孕的妻子吃醋?
蔚哥儿和巧姐儿,哪一日见不着你不会念叨上十遍八遍。”
夫妻两个调笑了一阵,贾琏才又说了一个话题,“今日我下衙回家,路上遇见舅兄。”
凤姐儿一下子就想到原身那个王八蛋哥哥,‘忘仁’。就是最后卖掉巧姐儿的罪魁祸首!
听到这个人,她这肚子里就一股火气往上冒。
不管表面上还是装作没事的问了一句,“他找你可是有什么事情?”
贾琏这会儿也是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按说叔父也该好好管管就舅兄了,如今行事越发没的样子。
他竟然为了跟人争一个头牌,得罪了理国公家的小孙子。说是想求我做个局,两方说和一下呢。”
说和个屁!王熙凤恨不得那个王八蛋被人套麻袋打死,打残了才好,哪里会管他得没得罪人。
也不管娘家跟不跟理国公府闹僵,直接指使着贾琏,让他表面上应承,实际上找人套麻袋收拾王仁一顿。
果然没两日,就传来了王仁被人套麻袋打断腿的消息。王熙凤只借口肚子里这胎不稳,娘家都没回,只派了心腹送了些药材补品做做样子。
后面的事情自然有贾琏负责周旋,总之两家大面儿上事情就算过去了。至于私下里王仁有没有记仇,到时候会不会找死直接死磕理国公府,那就不是她要操心的事情了。
就在凤姐儿安心养胎的时候,之前接济过的刘姥姥,又带着她那小孙子拉着一大车的新鲜菜蔬,还有山里的野味儿特产,再一次上了荣国府的门。
这刘姥姥还真的有些运道,他来的时候正赶上老太太和众姐妹到王熙凤的院子探望。
听说有个积年的老亲戚上门,一向爱热闹的老太太开口就把人留下来,“既是亲戚,上门一趟总要留下住上两日,才不算白走这一遭。”
刘姥姥就是一个山野村妇,也是贾母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接触过的人。
老人家说一说农村里的趣事儿,倒是叫贾母觉得比那说书先生说的还有趣儿。
就连家里的姑娘和宝玉他们,也觉得这个姥姥说话有意思极了。
王熙凤如今在家里是万事不操心,她只跟迎春说:“这原是跟我们王家连了宗的亲戚,之前日子过不下去来府里求过我一回。
那时候我也可怜她老天拔地的,为了一家子生计还要舍下脸面求人。便给了她几十两银子,外加一车过冬的物资。
如今看来这个姥姥也是知恩图报的,日子过得好了,倒也知道回送一些心意。
既然老太太开口留人了,你就看着给安排个客院让她带着孙子住着。
再叫针线那边赶制两身儿衣裳,今儿晚上好好收拾收拾,明日才好叫她在老太太跟前儿说说话。”
迎春表示明白,自去安排。
这也是刘姥姥真的合了老太太的心意,第二天,老太太还颇有兴致的要带着刘姥姥去园子里走走。
还听了贾宝玉的建议,为了给薛宝钗之前的螃蟹宴还席,要在园子里也摆一次宴席,热闹一回呢。
那次他们还特意来请了王熙凤,“上一次的螃蟹宴,凤姐姐怀了身孕倒是错过了。如今姐姐的身子已经大好,还是跟大家一块儿热闹一日。”
贾母见宝玉兴致这么高,也跟着说:“如今你身子重,就不用你在跟前伺候。平日里那些礼节也全都罢了,就叫你好好享受一回。”
凤姐也笑盈盈的谢了老太太,第二日果然跟着一块儿进了园子,跟着大家玩闹了一天。
宝玉提的这个建议倒也新奇,这次也不是一桌一桌的摆了酒席,而是每人跟前一个不大的高几,上头放了个什锦攒心盒子。
盒子里装着每人素日爱吃的菜肴,还有个自斟壶,大概是自斟自饮的意思。
他兴起了这么一个主意,老太太觉得好只吩咐下人去准备。
然后那管事娘子还得带着人开了库房,先找出相应的器具,然后再按照个人的喜好拟了菜单子吩咐厨房预备。
这些事情这次都有李文带着三春,黛玉,宝钗操持,王熙凤真的就撒手不管,只坐在那里享受。
刘姥姥人老成精,知道她这样粗鄙的人能入老太太的眼,也不过占了新鲜有趣四个字。
于是这老人家还真放开了,故意出丑,逗老太太和这些姑娘小姐们开怀一笑。
弄得老太太还很有兴致的,带着刘姥姥逛了一回大观园。
一会儿又要拿什么霞影纱,给外孙女儿糊窗户。
一会儿又嫌薛宝钗屋子里太素净,掏了自己私库里几样东西,替人家收拾屋子。
总之带着刘姥姥开了一回眼,实实在在玩儿了两天才放人家离开。
大家对这么个逗趣儿的老妇人印象倒挺好,等人家走的时候人人都送了点儿东西,算是了表心意。
凤姐儿除了又准备了100两银子之外,特意收拾了蔚哥儿启蒙的一套书籍。
“旁的东西我瞧着老太太太太他们给的就不少,想来如今姥姥家里也不缺了。
我瞧着板儿那孩子也算伶俐,就把蔚哥儿启蒙用的书籍给姥姥准备了一套。
还有文房四宝也准备了一份,姥姥不要嫌弃。
如今日子过起来了,好歹叫孩子读书识字。若是将来真能考出名堂,那家里一下也就成了耕读之家,马上就换了门楣。”
喜欢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综影视:素锦的百世历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