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鹰岭的锐士破阵,回马枪的踏平铁利,这一连串的打击,如同重锤,彻底击垮了突厥残余势力的心理防线。
漠北深处的突厥牙帐,突摩勒听闻铁利部覆灭的消息,终于彻底崩溃。他瘫坐在狼皮椅上,看着空荡荡的牙帐,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唐军杀来了”的恐慌呼喊,眼中的最后一丝光芒也熄灭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 突摩勒喃喃自语,昔日的雄心壮志,此刻化为乌有。他知道,自己再也无力与大唐抗衡,继续抵抗,只会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但他骨子里的枭雄本性,仍不允许他彻底认输。一个恶毒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假意求和,拖延时间,待来年秋天,草原水草丰美,牲畜繁衍,再卷土重来!
于是,突摩勒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使者,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良马美女,前往大唐北伐大营,向李铮请降,言辞谦卑,声称“愿向大唐称臣纳贡,永为藩属”。
使者跪在李铮面前,痛哭流涕:“我家可汗已知错,愿岁岁来朝,只求天可汗(大唐皇帝)饶我突厥一线生机……”
李铮看着使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并未点破,只是派人将降书送往神都,请示秦正阳。
神都长安,太极殿上。秦正阳看着突摩勒的降书,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脸上喜怒不形于色。
“陛下,突摩勒连败之下,已成瓮中之鳖,正是一举灭之的良机!” 兵部尚书出列,力主继续北伐。
“陛下,连年征战,国库已略显空虚,且漠北苦寒,不利于大军久驻。” 户部尚书则忧心忡忡,“突摩勒既愿称臣,不如暂许其和,待国力恢复,再图后事。”
秦正阳沉默良久,心中虽有彻底平定漠北的雄心,却也明白户部尚书所言非虚。北伐已持续数月,粮草消耗巨大,士兵也需休整,强行追击,未必能得全功。
“突摩勒的降书,恐非真心。” 秦正阳缓缓开口,目光锐利,“但其畏惧我大唐天威,却是实情。”
他顿了顿,下令道:“命鸿胪卿元震,为议和使,前往突厥牙帐,与突摩勒谈判。”
元震是大唐有名的外交官,老成持重,能言善辩,曾多次出使西域,经验丰富。他出列领命:“臣,遵旨。”
秦正阳看着他,语气郑重:“告诉突摩勒,称臣纳贡可以,但必须割让漠南之地,遣王子入质长安,解散所有私兵,由大唐设置都护府,管辖其地。答应,则许其残部居留漠北;不答应,则我大唐十万天兵,随时可踏平漠北!”
“臣,记下了。” 元震躬身应道。
一场席卷漠北的风暴,似乎暂时平息。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突摩勒的假意求和,秦正阳的有条件接受,背后是双方的隐忍与算计。
而对于龙天策和北伐大军来说,死鹰岭的锐士破阵、铁利部的回马枪,是他们军事生涯中又一座丰碑,是大唐军威远播漠北的见证。这场北伐,虽未彻底灭亡突厥,却已将其打成了惊弓之鸟,为大唐北方边疆换来了数十年的安稳。
属于大唐的“新篇章”,在军事胜利与外交博弈的交织中,继续铺展。它不再仅仅是刀光剑影的征服,更包含了对边疆秩序的重塑、对民族关系的调和。而龙天策的名字,也随着这一系列的胜利,被永远镌刻在了大唐的军功簿上,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漠北的草原上,牧民们传唱着关于“金发将军”的歌谣,既是敬畏,也是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的序曲。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