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以凤凰公主的名义,承诺:凡送女儿入学的家庭,可减免部分徭役;学堂的女学生,若表现优异,还能被推荐到州府甚至神都的官办纺织局任职。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渐渐打消了百姓的顾虑。
第一个送女儿入学的,是杞县东边的一个贫农张老栓。他的女儿杏花,聪明伶俐,却因家贫,只能在家放牛。玉倾城亲自去他家劝说,张老栓被说动,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杏花送进了学堂。
杏花穿上学堂统一发放的青色校服,拿着崭新的毛笔,激动得一夜没睡。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短短几日,“凤鸣学堂”就招收了三十多名女学生,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五岁。
玉倾城亲自担任学堂的“名誉山长”,还从幽州带来了两位学识渊博的女先生,一位教识字算术,一位教纺织女红。
开学那天,玉倾城亲自为女学生们授课,讲的不是《女诫》里的“三从四德”,而是《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的是“女子也能有智慧,也能为家为国做贡献”。
女学生们听得入了迷,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
而纺织坊的进展也十分顺利。玉倾城挑选了几位手艺好的妇女担任师傅,教授其他妇女织布。第一批织出的棉布,质地优良,被县衙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一部分用于制作军衣(支援龙天策在杞县的小规模治安队),一部分运往州府销售,很快就收回了成本。
参与纺织的妇女们,第一次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工钱,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自己挣的钱!” 一位姓李的妇人,拿着铜钱,手都在颤抖,“以后不用再看男人的脸色要钱了!”
玉倾城站在纺织坊外,看着里面忙碌的身影,听着织布机“咔哒咔哒”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这条路比龙天策的新政更难走。打破千年的偏见,比推翻几个贪官污吏要难得多。但她相信,只要有一个女子走进学堂,有一个妇女靠自己的双手挣到钱,这“新篇章”就不算白写。
郑三等人看着纺织坊和女子学堂蒸蒸日上,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计可施。断原料的计划失败了,煽动百姓的谣言也没人信了,他们第一次发现,这个看似柔弱的凤凰公主,手段竟如此厉害,比她的丈夫龙天策,更难对付。
龙天策处理完公务,走到玉倾城身边,看着她冻得微红的脸颊,心疼地握住她的手:“辛苦你了。”
玉倾城笑着摇头:“能为你分担,能为这些姐妹做点事,我不辛苦。” 她看向远处的“凤鸣学堂”,“你看,她们就是杞县的希望,也是大唐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只有男人的事,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
龙天策看着妻子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充满了敬佩和爱意。
杞县的“新篇章”,因为玉倾城的到来,翻开了更精彩的一页。这一页,不仅有水利、学堂、吏治的革新,更有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对“男尊女卑”旧俗的挑战。
寒风依旧凛冽,但杞县的百姓心中,却因为这对夫妻带来的变化,燃起了一团温暖的火焰。这火焰,或许还很微弱,却足以照亮前路,预示着一个更加平等、更加充满活力的“新篇章”,正在缓缓展开。而那些震惊、愤怒的地头蛇们,或许还没意识到,他们所坚守的旧世界,正在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纺织声”和“读书声”,一点点瓦解。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