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你?” 龙天策嗤笑,“脏了我的刀。你要是不锄,也行。” 他对小旗官道,“给宋举人记上,抗命一日,罚俸半年;抗命两日,革去功名;抗命三日,直接押去修河堤,劳改一年。”
“你……” 宋举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革去功名?修河堤?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吴秀才见状,赶紧拉了拉宋举人的袖子,低声道:“宋兄,好汉不吃眼前亏,先……先做吧。” 他已经拿起锄头,笨拙地开始锄草。
马秀才也低着头,默默地走进田里。
其他被“请”来的书生,见领头的宋举人都没了办法,也只能咬着牙,拿起农具,走进那片让他们鄙夷的黄土地。
宋举人看着身边一个个低头劳作的同伴,又看看龙天策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再想想“革去功名”的后果,终于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地。他看着脚下的泥土,仿佛那是什么洪水猛兽,可最终,还是在府丁的注视下,颤抖着伸出手,拿起了那把让他羞耻的锄头。
当他的锄头第一次接触到泥土时,宋举人闭上眼睛,一行清泪滑过脸颊——他觉得,自己几十年的“斯文”,在这一刻,碎得连渣都不剩。
龙天策看着他终于拿起锄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转身对小旗官道:“盯紧点,别让他们偷懒。告诉老农,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别客气。”
“是,太守。”
阳光越来越烈,晒得田地里的人汗流浃背。宋举人挥舞着锄头,动作笨拙得像个三岁孩童,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手心磨出了血泡。他看着身边那些曾经被他鄙视的农夫,动作娴熟,挥洒自如,心中第一次涌起一种莫名的情绪——或许,这些“粗人”,并不比他差。
远处,围观的百姓看着这一幕,有的指指点点,有的低声议论,却没人再为书生们辩解。
龙天策站在田埂上,看着那些在烈日下劳作的书生,金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他知道,强行让这些读书人下地,会引来非议,甚至会被人骂“暴政”。但他不在乎。他要的,不是他们的感激,而是他们的转变——让他们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脱离百姓,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百姓;斯文不是空谈,而是要落到实处。
这场看似“羞辱”的强制劳动,或许会成为这些读书人生命中的一道坎,但跨过这道坎,他们或许才能真正明白“民生”二字的分量。
睢阳的“新篇章”,需要女子夜校的烛火,需要六艺传习所的钟声,也需要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读书人,真正低下头,走进泥土里,去触摸这片土地的温度。
只有这样,新旧观念的碰撞,才能真正催生出更坚实、更贴近民心的新秩序。而此刻田埂上的汗水与挣扎,不过是这新篇章开启前,必须经历的阵痛。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