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办?就任由他这样叫嚣?” 罗嘉儿问道。
“当然不能。” 龙天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但我们的回应,不能是刀枪,而应该是智慧。”
他开始制定应对策略:
第一步,“稳”。暂时搁置对南诏的军事行动,继续巩固西南已归顺地区的治理,发展生产,积累粮草,让南诏看到归顺大唐的好处,动摇其内部的人心。
第二步,“探”。派细作和熟悉滇地的商人,深入南诏,收集情报,了解孟氏内部的矛盾(比如各部落间的利益冲突、孟狂沙与其他家族的权力斗争),寻找可以拉拢的对象。
第三步,“联”。联络与孟氏有旧怨的滇东、滇西部落,以及与南诏接壤的大唐藩属国,形成对南诏的包围之势,施加外交压力。
第四步,“示”。在西南边境举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展示大唐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让南诏知道,大唐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只是不愿轻易动武。
“至于他说的‘芝麻将、辣椒将’,” 龙天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们会让他知道,大唐的将领,或许名字他没听过,但论起谋略与战力,足以让他敬畏。”
暗流涌动:滇云之下藏杀机
孟狂沙放出狂言后,见大唐没有立刻回应,越发得意,认为龙天策是怕了他。他开始在南诏境内大肆征兵,囤积粮草,甚至派小股部队,骚扰大唐边境的州县,掠夺物资,以此彰显南诏的“勇武”。
“看到了吧?大唐不敢动我们!” 孟狂沙在部落大会上炫耀,“他们知道,跟我们南诏开战,讨不到好果子吃!”
然而,他没有看到,南诏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一些与中原贸易往来密切的部落首领,私下里嘀咕:“大唐的丝绸、茶叶、瓷器,都是好东西。要是能归顺,我们也能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天天打仗。”
一些年长者,经历过战乱,对孟狂沙的穷兵黩武感到担忧:“当年孟获先祖,也是打了多年,才明白和平的可贵。现在这样硬扛,真的好吗?”
更重要的是,龙天策派去的细作,成功联络上了孟氏的旁支——孟柔一家。孟柔的父亲曾因权力斗争,被孟狂沙排挤,郁郁而终。孟柔虽为女子,却颇有见识,对孟狂沙的暴政早有不满。
“大唐真的能容下我们孟氏?” 孟柔在秘密会面中,向大唐使者问道。
“当然。” 使者语气诚恳,“秦王殿下说了,只要南诏归顺,孟氏的地位不会动摇,百姓的生活只会更好。你看西南的卓家、董家,现在不都过得好好的吗?”
孟柔沉默良久,最终点头:“我可以帮你们,但你们要保证,不能伤害无辜的族人。”
一场针对孟狂沙的暗流,开始在南诏涌动。
新篇待启:剑拔弩张滇云间
神凰十七年的冬天,滇地的山峦覆盖了一层薄雪,南诏与大唐的边境,气氛越来越紧张,像拉满了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孟狂沙依旧沉浸在“南诏无敌”的幻想中,加紧备战。
而龙天策,则在西南的行辕里,看着从南诏传回的密报,知道时机正在慢慢成熟。
“孟狂沙越是狂妄,他的破绽就越多。” 龙天策对身边的玉倾城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等他自己露出致命的弱点。”
玉倾城温婉一笑:“你总是能从最棘手的局面中,找到破局的办法。”
“因为我知道,没有人真的喜欢战争。” 龙天策望着窗外,“南诏的百姓,和西南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想要的,不过是安稳的日子。这才是我们‘续写新篇章’的根本。”
南诏的狂言,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滇云间的风浪。但龙天策相信,这场风浪过后,西南的“新篇章”,终将覆盖到滇地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孟氏的“铁打汉子”,还是狂言中的“芝麻将、辣椒将”,最终都将在历史的潮流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属于南诏与大唐的“新篇章”,虽然充满了火药味,却已在悄然酝酿。而那决定滇地命运的关键一步,已在龙天策的心中,渐渐清晰。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英烈传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