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仔细盘问这名受伤的恐怖分子,夜玄等人详细掌握了据点的结构及火力部署情况。
一、整体结构
原本,这个据点是一座风光秀丽、占地5万平方米的庄园,被“哈瓦托”武装组织占领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戒备森严的恐怖堡垒。
其整体布局围绕着防御和控制人质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一)核心区
主楼:坐落于庄园中心位置,共三层,是整个据点的绝对核心,兼具指挥中枢与核心生活区的功能。
主楼采用欧式古典建筑风格建造,如今却被恐怖分子简单改造,充斥着各种武器和通讯设备。
一楼设有宽敞的大型会议室,被用作恐怖组织的作战指挥室;
二楼是据点老大及高级头目居住和办公的区域;
三楼设有了望台和通讯天线,居高临下,可监控庄园内外的一举一动,并与外界保持联络。
地下层:从主楼的内部楼梯可直达,这里被改造成了武器库和弹药储备区。
地下层空间极为庞大,储存着各类轻重武器,其中突击步枪超过两百支、重机枪十余挺,火箭筒和迫击炮也有不少,弹药堆积如山。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囚禁重要人质的独立牢房,这些牢房由坚固的钢铁打造,隔音效果极佳,旨在防止人质发出求救信号。
(二)人质关押区
副楼:位于主楼西侧,与主楼通过一条封闭的走廊相连。
副楼共两层,被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的房间,专门用于关押从附近村寨掳来的年轻女子。
每个房间都安装了铁门和铁窗,窗户上还通上了电网,让人质插翅难逃。
走廊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岗哨,全天24小时不间断值守。
佣人房:分布在庄园的北侧,是一排低矮的平房,这里原本是庄园佣人的住所,如今却成了男性人质的苦难之地。
房屋被改造成了简陋的牢房,用简易的木板和铁丝进行分隔。
每个牢房拥挤地关押着数名人质,环境恶劣,卫生条件极差。
在佣人房区域的入口和出口处,都设有岗楼,配备重机枪,严密监视着内部的任何动静。
在主楼地下层,除了武器库和弹药储备区,还有一个被特意隔出来的区域,用于关押老人和儿童这些特殊人质。
这个区域被厚重的铁门封锁,周围布置了多个监控摄像头,确保无死角监控。
房间内部虽然相对安静,但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恐怖分子将老人和儿童集中关押于此,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将他们推到前面,当作抵挡攻击的人肉盾牌。
(三)防御缓冲区
花园及绿化区:主楼前方和周边是大面积的花园和绿化区域,恐怖分子在其中布满了大量的陷阱和障碍物,如地雷、竹签陷阱、带刺的铁丝网等,构成了一道令人胆寒的天然防御屏障。
同时,在花园的隐蔽位置还设有多个暗哨,这些暗哨隐藏在植被之中,负责密切观察庄园外的动静,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会立即通过无线电向指挥中心报告。
马厩及仓库:位于庄园的东侧,马厩被改造成了临时兵营,供部分恐怖分子居住。
仓库则承担着储存各种生活物资和备用武器弹药的重任。
在马厩和仓库周围,设置了沙袋工事和简易的碉堡,配备了轻机枪和迫击炮,随时准备对试图接近的敌人进行火力打击,守护这些重要区域的安全。
(四)外围警戒区
庄园围墙:庄园的四周被高达3米的围墙环绕,围墙顶部安装了铁丝网和高压电网,犹如一条钢铁防线。
围墙上每隔50米设有一个了望塔,每个了望塔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和一名火力强劲的机枪手,他们居高临下,能够对庄园周边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
在围墙的四个角上,还设有大型的探照灯,夜晚开启时,可以将庄园周围照得如同白昼,让任何试图靠近的敌人无所遁形。
巡逻通道:在围墙内侧,有一条宽阔的巡逻通道,恐怖分子的巡逻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沿着通道进行巡逻。
巡逻队全员配备突击步枪和对讲机,时刻保持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络,确保庄园周边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不放过任何一丝威胁据点安全的迹象。
二、火力部署
恐怖分子为了确保据点的安全,在各个区域都进行了精心的火力部署,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火力防御体系:
(一)远距离防御火力
了望塔:庄园围墙上的12个了望塔是远距离防御的重要力量。
每个了望塔配备一支高精度狙击步枪和一挺通用机枪。
狙击手负责对远距离的可疑目标进行监视和狙击,机枪手则可以对接近庄园的大规模目标进行火力压制。
了望塔之间可以相互支援,形成交叉火力,封锁庄园周边的各个方向。
迫击炮阵地:在庄园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各设有一个迫击炮阵地,每个阵地配备2门82毫米迫击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