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
嘉靖帝,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那声音愈发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第二。”
“在李广利,战败之前。”
“杨凡不得参与任何军事部署,更不得踏出营帐半步!”
“他只是一个囚犯!”
“一个戴罪立功的囚犯!”
“听明白了吗?”
最后那句话,狠狠地劈在李承玄的心头!
什么?!
软禁?
这跟在天牢里又有什么区别?
李承玄的嘴唇动了动,想要反驳。
但是。
当他迎上嘉靖帝那双冰冷、深邃、不容置疑的眸子时。
他明白了。
这是父皇,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
也是他能为杨凡,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将那满腔的不甘与屈辱,尽数压下。
再次睁开时,只剩下平静。
他对着龙椅,深深一拜。
那声音沙哑却坚定。
“儿臣。”
“遵旨。”
朝会。
散了。
“退朝!”
随着太监那一声尖利悠长的唱喏。
一场决定了大齐国运,和无数人生死的议事,就此尘埃落定。
“传朕旨意!”
嘉靖帝的声音,从龙椅之上传来,冰冷而威严。
“所有出征将领!”
“即刻点兵!”
“三日后!”
“大军开拔!”
……
宫门外。
李广利一马当先,脸上哪里还有半分在大殿上的憋屈?
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张狂与得意!
挂帅了!
他李广利,终于成了这次抗击匈奴的总指挥!
至于杨凡?
呵呵。
一个被软禁在军中的囚犯罢了!
等他击退了匈奴,班师回朝。
到时候,再想弄死那个姓杨的,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来人!”
他翻身上马,意气风发!
“传我将令!”
“神机营,十万大军!”
“京郊大营,即刻集合!!”
……
与此同时。
另一道身影,却朝着与他截然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
天牢。
大齐最阴暗,最绝望的角落。
“吱呀。”
那扇沉重的不知沾染了多少冤魂鲜血的铁门,缓缓打开。
一缕阳光艰难地照了进去。
李承玄手持圣旨,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
他穿过那一条条阴暗潮湿,充满了腐烂与恶臭的甬道。
最终。
停在了一间,最深处的牢房前。
那间牢房,很干净。
与周围地狱般的景象,格格不入。
稻草堆上。
一道身影正双手枕在脑后,双眼望着漆黑的牢顶,平静得不像一个阶下囚。
杨凡听到脚步声。
他缓缓侧过头,看到了牢门外的李承玄。
他笑了。
“来了?”
那语气平静得仿佛不是在问一个皇太子,而是在问一个许久未见的老友。
李承玄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那块悬了一天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点了点头,将这短短一天内发生的所有惊心动魄,一五一十全部说了出来。
从匈奴南下,到朝堂争锋。
从李广利逼宫,到他自己立下军令状。
听完。
牢房内,一片沉默。
许久。
杨凡才缓缓坐起身。
他看着眼前的李承玄那双平静如深渊的眸子里,终于露出了一丝真诚的感激。
他对着李承玄抱拳深深一拜。
“殿下。”
“多谢。”
他知道。
李承玄口中那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刀光剑影,怎样的凶险万分!
为了他。
这位太子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对抗了整个朝堂!
李承玄却摆了摆手,自嘲地笑了笑。
“谢我做什么?”
“我也是为了这大齐的江山,为了北境那数百万的百姓。”
他看着杨凡,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
“实话跟你说吧。”
“我那位皇叔,李广利。”
他顿了顿,似乎在想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
最后他放弃了。
直接,给出了最精准的评价。
“他就是一个草包。”
“一个靠着皇亲国戚身份,混吃等死的废物点心。”
“让他去打仗?”
李承玄摇了摇头,那眼神充满了不屑。
“他不把咱们大齐的十万精锐,葬送到匈奴人的屠刀底下,就算他祖坟冒青烟了。”
牢房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杨凡静静地听着。
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但。
他那双垂下的眸子里,却闪过了一丝深深的悲哀。
草包。
废物。
国难当头,大厦将倾。
嘉靖帝竟然派了这么一个货色去当三军统帅?
他想的不是如何退敌。
而是如何平衡朝堂,如何拿捏人心。
帝王心术。
呵呵。
杨凡的心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