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内,空气仿若凝滞,刺鼻的消毒水味儿直钻鼻腔,令人酸楚难耐。心电监护仪急促的滴滴声,如催命符咒般,重重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陈青阳立于床边,银针稳稳扎在患者的内关穴上。他手心微微沁出细汗,然而眼神却格外坚定。
“这……这如何可能?”一位护士瞪大双眸,紧盯着心电图上趋于平稳的波形,声音颤抖不已,“方才那波 ST 段抬高,近乎是猝死的前兆啊!”
“你用了何种手段?”主治医师眉头紧皱,语气中满是质疑与一丝惊惶。
“不过是普通的针灸罢了。”陈青阳轻描淡写地回应,心中却如波涛汹涌。他自己都难以置信,竟真的有了效果!
院长疾步走进来,脸色阴沉得好似墨染:“情况怎样了?”
“血压回升,心率也稳定下来了。”护士边查看数据边汇报,“但具体缘由尚不清楚。”
院长的目光落在陈青阳身上,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你方才是不是又擅自诊治病人了?”
“我……我只是想试着帮帮忙。”陈青阳挠了挠头,满脸憨厚之色。
“你不过是个刚来的实习生,连执业证都还未考取,就敢给人施针?”医生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指责道,“万一出了事,谁来承担责任?”
“我来负责。”陈青阳淡淡地开口,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众人皆是一愣。
“你拿什么负责?拿你的命吗?”一位年长些的医生冷哼一声,“我们都是历经严格训练的专业人员,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行?”
陈青阳并未言语,只是缓缓拔出银针,迅即刺入患者的郄门穴。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毫无多余之举,仿若演练过千百遍一般。
“你这可是……《灵枢·经脉篇》里的‘三阴交’加‘郄门’组合?”那位女医生陡然惊讶地睁大双眼,“你是中医科的?”
“我并非中医科的。”陈青阳依旧专注地调整着银针角度,“但我确实学过一些医术。”
“你究竟是谁教的?”主治医师忍不住发问。
“自学成才。”陈青阳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此言一出,满屋子的人皆陷入了沉默。
自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正当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心电图再度传来变化——原本波动的 T 波逐渐恢复正常,血压稳定在 90/60 左右,虽说偏低,但已然脱离了生命危险。
“他……他醒了!”护士惊喜地高呼。
床上的中年男子眼皮微微颤动,缓缓睁开双眼,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声音:“我……我还活着?”
整个抢救室刹那间沸腾起来。
“这不是奇迹又是什么?”院长激动得险些拍大腿,“这可是急性左前降支闭塞,若按常规流程进行溶栓或者介入治疗,至少需要半小时以上!你们说说,如今该如何是好?”
无人回应,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身着普通衬衫、手持银针的年轻人。
“他是如何做到的?”有人低声嘟囔。
“难不成真是传说中的民间神医?”
“不对呀,他看上去顶多二十出头……”
陈青阳并未理会这些议论,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银针,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医圣真经》果真非同凡响,不仅让我拥有了透视眼,还能让针灸效果达到极致。这哪里是练气打通任督二脉,简直如同开挂一般!
“小伙子。”院长走到他面前,语气变得认真了许多,“我想邀你留下,正式加入我们医院。”
“啊?”陈青阳一愣,“我?”
“没错,就是你。”院长点头说道,“你天赋异禀,且颇具实力,更为关键的是,你救了一条人命。”
“可我还没有资格证……”
“明日我便让人事科为你安排考试绿色通道,只要通过考核,即刻转正。”
周围的医生们面面相觑,有些人脸上依旧带着不服气,但也有些人已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
“且慢。”那位戴眼镜的主治医师突然开口,“我有个问题。”
“请讲。”
“你说你自学中医,那你是否系统学习过《黄帝内经》《伤寒论》这些经典医书?”
“自然学过。”陈青阳点头道,“我还抄写过不少章节。”
“那你告诉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提到‘治病必求于本’,此处的‘本’所指何物?”
“指的是病因病机。”陈青阳回答得干脆利落。
“甚好。”对方点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你可知‘五腧穴’分别对应五行之事?”
“井、荥、输、经、合。”陈青阳脱口而出,“依次对应木火土金水。”
“不错。”医生们开始交头接耳。
“那你再阐释一下,为何此次选取‘内关’和‘郄门’这两个穴位?”
“内关隶属厥阴心包经,通阴维脉,能够宁心安神、宽胸理气;郄门乃是心包经郄穴,主治急性热症和血症,两穴配合,恰好可以缓解急性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之症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