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王胜利在家里的点点滴滴,王招娣就咬牙,只觉得难受。
家里平时吃饭,最好的东西都让老大吃了,后面几个都排次一等,所以王胜利才能长得高又壮,不像别人家的孩子,又矮又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尤其是早些年,光吃馒头白菜还不满足,王招娣夫妇还变着法子给他整肉吃。
在别人家家里连最差的麦麸馒头都吃不上的时候,他们家凭着村长的身份,已经能吃上荤油和二合面馒头了。
就这样好好培养了二十来年,眼看要结婚了,他们就要抱上孙子,却忽然夭折在大山里!
这让王老根夫妇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他们当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或者是王老根的问题,一切都是那个李勇,他怎么不早点死了?,早点死了就好了!不就没有后面的事了吗?
甚至王招娣时不时咒骂,当年掉进河里,怎么没把他淹死!
不过事已至此,老两口为了后面三个孩子的平安不得不忍气吞声,现在的李勇太张狂了,不是以前好欺负的那个样子了。
“等待机会,等待机会。”
王招娣一边干活,一边嘴里默念。
“等我找到好机会,一定要弄死姓李的,给我儿子报仇!”
他们俩唧唧歪歪什么,李勇不知道,如果知道,一定会后悔没拿着猎物去他们面前晃。
他们情绪越激烈才好呢,情绪越激烈,情绪点产出就越多。
可惜了不知道,李勇现在整个人都沉浸在成功杀蛇的快乐中。
回到家里,李勇就把这条蛇拿出来,喊他妈:“妈,我整了条蛇,你给我炖一下。”
刚在田里没看到黄秀兰,估计有事回家了。
现在是公社时代,大家都是一起出工,一起收工,他回来的早,中午还没到收工的时候,偶尔大家想上厕所也会回来一趟。
不过奇怪的是,喊了半天也没人应声,连李浩都不在附近玩。
李勇不放心,到地里找他爸问,得知是黄秀兰带着浩浩回娘家了。
他妈都三年没回娘家,这会回一次也正常,李勇没多想,回家就躺下,睡午觉。
睡了半个小时就起床,李农平做了中饭,是之前李勇吃剩的炒獐子肉,这肉隔了一天还能有剩,说明家里其他人确实没舍得吃。
李勇也没吃,他不爱吃剩菜,就着新鲜的炖大白菜,吃了两个馒头。
吃饱以后继续休息,下午起身准备去镇上,这会儿大家也起床了,却没有上工,老刘叔拿着锣鼓站在打麦场上,砰砰砰地敲着,说:“集合了,集合了!”
李勇想去医馆,走到一半却被老刘叔扯住:“李勇,你别急着走,我有事找你呢。”
“啥事啊?老刘叔。”
“这不集合吗,我得给村里人做点思想工作,村里还有好多人不认字,这思想工作怎么做得起来啊,今天下午咱们组织一个认字活动,你来教大伙认字。”
“啊,我,能行嘛。”
李勇没想到,原来是为这事。
以前听说50年代有文盲普及活动,哪晓得让自己给碰上了。
“当然能行,你可是读完小学的人才,村里才几个人读了书?”
“但是我要去医馆……”
“医馆那边忙不忙,我能不知道嘛,你之前请了一个月假,从没见医馆来催。”
李勇思索片刻,同意留下来,医馆那边确实不忙,最重要的一味草药已经找好,其他的还有备用的。
毕竟是村子里的人,也不好啥事都推脱。
见到李勇同意,老刘叔心情很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勇啊,还有一件事,从今以后大山就收归集体了,按理说你打猎的东西得归村里一半。”
“哦,这么快啊。”
李勇没啥反应,毕竟这是他早就知道的事情,而且他有空间,猎物打完,藏空间里不就行了嘛。
只是可惜,以后不能光明正大背猎物出来赚情绪点了,得想个其他赚情绪点的法子才行。
看到他的表情,老刘叔却误会了,安慰道:“放心,这次我不宣布,晚点说,让你再安心打猎一段时间。”
“这不提前告诉你嘛,咱们是熟人,你小子学会打猎也不容易。”
“谢谢你啊,老刘叔。”李勇礼貌地说道,心想老刘叔人还挺好的,居然为他徇私舞弊。
两人说完之后,老刘叔走到高台上,开始发表讲话。
“今天我们的内容主体,就是几个大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新社会!”
“什么叫做鼓足干劲,就是我们要发挥出自己每个人最强的力量,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千万不要以为是集体化劳动就偷懒,越是集体我们就越要认真,把集体当我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老刘叔热情激昂地说了起来,李勇听到这些话傻眼了,想到历史上的一些事,好像意识到了什么。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这这这,这不是历史课本里说的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