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说完,张永宁就要带李勇离开,这时李主任说道:“李勇,你妹妹要不先放我办公室坐一坐吧,喝点茶水休息一下,我那边还有糕点。”
李勇点点头,也不客气,低头对李美娟说:“美娟,你先跟李主任过去,我等会去找你。”
李美娟跟李主任走了。
李勇则跟着张永宁,告别两位院长,前去人事科。
出来之后,两人一边走,张永宁一边介绍医院环境。
“李同志,医院建筑一共五栋, 这边是诊疗大厅,那两栋是住院区,还有一栋食堂,一栋员工宿舍,员工宿舍不大,住不下的,我们都让李主任帮忙,分配到了南锣鼓巷。”
张永宁一边说着,带着李勇来到食堂。
就在食堂的侧边,有一排门,他们走进第一个,张永宁介绍道:“这里就是人事部了,财务部在隔壁。”
人事部管事的是个六十来岁的老爷子,张永宁上前,大声说:“老爷子,这是李勇,临时员工转正。”
“李勇,哦!确实有个临时员工李勇!”
老爷子看了一下资料,说:“原来是大湾镇榆树村的吧,把你村里的介绍信给我看看。”
李勇把介绍信拿过去,老爷子认真看了一遍,点头说:“就是这个,没错了。”
接着办理一系列手续,办完后把一张工作证明交给李勇:“小伙子,办好了。”
张永宁提醒:“李同志,这张工作证明你可要收好,你是从村里来的,在这边供销社还有许多店铺买东西都需要工作证明,你拿给他们看,不过一般看过一次,以后就不会再看了。”
李勇点头,知道这是为了防止人员擅自流动做出的举措。
如果有人不愿意在乡下种地,没有证明就跑到城里谋生,那是绝对在城里找不到工作的,就成了无城无地的‘流氓’,民众识别出来之后,很快就会被抓起来。
这些是他听王老爷子念叨的,知道他有了城里实习生的工作,王老爷子猜出他不久后要进城,没事就跑来跟他念叨一些城里的东西,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到的。
接着是去到隔壁的财务室,财务室管账的是个干练的大姐,审核完资料之后,说:“你的工资是33块5,工资31,补贴2块5,另外配发36斤粮票,工资每20块钱发一张工业券,还有个副食品供应本,都是每个月15号领,现在是六月底,等下个月15号你就能开领半个月工资了。”
“行。”李勇点头。
大姐又麻利将两件白大褂和一个月3斤医院食堂粮票给他,说:“领工资之前,你得拿着工作证明去你们镇上转移粮食关系,等粮食关系转过来了,才能正常领收入,这三斤粮票是借给你的,可以在食堂吃三天。”
说着,看了眼旁边站着的张永宁,大姐补充一句:“要是粮食不够吃,可以提前过来多申请一些。”
“当然不够吃,你先给他再批5天的粮票,来回镇上哪这么快。”
没等李勇说话的机会,张永宁直接说道,一改在院长办公室安静的风格,在外办事他是大刀阔斧的。
“这不合规矩……”大姐嘟囔一声,想起张永宁是院长身边的人,还是说道:“行,再给你开五天。”
很快又将五斤食堂粮票拿出来,笑着对李勇说道:“你这个傻小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竟然让张主任亲自盯着入职。”
说着斜了张永宁一眼。
张永宁也笑了,说:“他是采购员,刚进来就送了院长一份大礼,一些极难寻找的珍稀药材,还是活的可以种植。”
“原来是这样。”大姐眼睛一亮,说:“他确实值得张主任亲自盯着,是我不懂,小哥以后多带些药材来啊,我们中医院就缺药材,普通药材还好,可以找人收购,一些珍贵的药材是收都收不到。”
接着把手里的粮票递过去,李勇一看,哪里是多批5天,直接多批了10天的粮票。
“谢了,下次一定。”收好粮票,利用公式化的道谢。
大姐笑道:“叫我谢大姐就好。”
两人离开财务室,李勇心想,有张主任这么个人跟着,办事果然利索不少,要是自己一个人,肯定也没这么顺利,别说批出13天的粮票,不受几个白眼都不错。
办完入职的事,见李勇手里抱着白大褂,拿着粮票,张永宁歉疚地说道:“现在正常是要领你去员工宿舍入住的,但我们的员工宿舍早几年就住满了,新员工让李主任安排在南锣鼓巷,但是去年说南锣鼓巷也几乎满了,一批员工还分不到房,听李主任说街道另外给你分了房,我们这边就不给你分房了。”
李勇点头:“行,我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两人离开中医院,张主任竟然一直将他送回到李主任的办公室。
进去之后,李主任一看李勇身上的东西就明白了,特地说:“张主任,我们李同志分的房子是私人赠送的,按理说在你们中医院还有一个分房名额。”
听到这话,张永宁苦笑道:“李主任,你不是不知道我们中医院的情况,现在实在是分不出房子来呀。”
“我知道,我就是告诉你一声。”
李主任也没多说,等张永宁离开后,便带着李勇和李美娟去往刘先生的房子。
“刘先生的房子在南锣鼓巷33号,挺大的一个偏院,没有收拾,也不知道能不能住。”
“等会儿我派人帮你收拾一下,不行的话你们先住我家里去。”
“先安置下来,明天再忙活过户的事。”
一边说着,三人一边走,不久便到了。
到达四合院门前,李勇抬眼看去,面前的建筑为青砖灰瓦,砖木结构,其中,砖主要用于墙体和地面的建造,而木结构则多用于房梁、门窗和其他装饰,在大门外看看到砌得密实的青砖,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再看大门左上首,嵌着蓝色的木质门牌,上面写着南锣鼓巷,下面写着33,其中南北走向的胡同,路西是单号,路东是双号,他是单号房子,在路西,偏北口。
“就是这儿。”
李主任看到33号的标志,对李勇说道:“我们进去吧。”
三人走进四合院,只见里面已经有一些人在聊着天,见到李主任,顿时好奇地走上来:“李主任,今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喜欢年代:重生1958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年代:重生1958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