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被揉碎成千万片鎏金沙砾,穹顶垂落的水晶吊灯在两人身侧投下交叠的菱形光斑,仿佛天使遗落的鳞片。背景深处隐约可见蜿蜒的镀金廊柱间漂浮着星尘般的微光粒子,某些光束凝成鸢尾花形状的光晕,在墙面绽放出瞬息万变的虹彩涟漪。
前景铺陈的猩红玫瑰并非静态的装饰——花瓣边缘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半透明光泽,花蕊处跃动着萤火虫般的光点,整片花海随着看不见的风韵律起伏,如同被施了魔法的活体织锦。最惊艳的是几簇玫瑰突然向上攀援生长,在空中绽开成带刺的红色漩涡,恰好在两人脚下汇成流淌的血河。
左侧女子身着镶嵌孔雀翎羽的银线长袍,衣摆流淌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右手轻抚腰间悬浮的水晶球体,球内旋转的星云图案与她瞳孔中的倒影同步闪烁。右侧男子则披着燃烧着金箔的深紫斗篷,指尖缠绕着两条发光的蛇形图腾,当他侧身时,斗篷内侧显露出暗藏的星座纹路,与背景星轨产生量子纠缠般的共鸣。
画面左下角有一面破碎的威尼斯镜,倒影中浮现出不同年代的残影:穿着中世纪铠甲的骑士、手持羽毛笔的诗人、佩戴单片眼镜的科学家,他们的虚影与现实中的人物动作产生量子叠加态般的互动。镜框边缘缠绕着常春藤,叶片上凝结着露珠,每颗露珠都倒映着微型宇宙的星爆。
当视线最终聚焦于女子耳垂的珍珠时,会发现其内部竟包裹着微型齿轮装置,随着她眨眼的瞬间,珍珠表面浮现出微雕的《浮士德契约》文本。而男子领口的金丝刺绣实则是用纳米级镜片打造的动态密码,不同角度会投影出不同的古文明符号。
“这次,我亲自去一趟九州”,女子说道。如丝的秀发,似水墨画卷中流泻的墨韵,优雅中透着迷人的神韵。眉如远黛,眼若秋水,美丽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气质优雅而动人。面庞宛如精美的瓷器,细腻而温润,优雅的气质如诗如画。精致的五官,搭配着优雅的举止,像从画中走来的仙子。眼眸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气质优雅,美丽不可方物。
“世界上真正的悲剧,不是正确与错误的冲突,而是两种正确之间的冲突。”
这又是一个毕业季,不如两清,做回甲乙丙丁,尹珏看着与他相熟悉的几个学长学姐毕业便是分手……
对过去的每一次回忆都是在刻舟求剑。
汪新元学长告诉他,4年前,在西安,她有了外遇,我什么都没问也没说,她一直以为我不知道,她生日那天带她去了经常带她去的那家餐厅吃了个饭,订了蛋糕,吃饭期间目不转睛的看着她,她一脸疑惑的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就想多看看你,当天晚上我就来到了宁夏,期间她想尽各种办法联系我,至此没把她从黑名单拉出来过...忽然想到了一句话,那天我盯着你看,其实是在跟你告别。
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在暮色中泛着冷光,离心机转动的嗡鸣像是悬在心口的钝刀。尹珏将最后一份DNA样本封存在零下八十度的液氮罐里,瞥见窗外梧桐树影被晚风裁成细碎的金箔,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同样潮湿的梅雨季。
尹珏那晚做了一个梦?
梦中彼时他作为刚加入课题组的新人,总能在实验楼的长廊遇见穿白大褂的林沁。对方总爱把钢笔帽咬在齿间,走路时裙摆扫过地砖的声响清越如风铃。某次暴雨突袭,尹珏亲眼看见她踩着积水奔跑时,马尾辫上的水珠坠在实验室登记簿上,洇开一片深浅不一的涟漪。
“要毕业了。“林沁将学位服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就像这些培养皿里的菌群,该生长的季节过了,就得各自飘向不同的培养基。“
尹珏望着她收拾行囊的背影,忽然想起令狐冲对任盈盈说的那句“江湖路远,后会无期“。那些在深夜组会上争论学术问题的时光,实验失败后互相安慰的拥抱,此刻都化作标本瓶里褪色的玫瑰花瓣。
典礼当天飘着细雪,尹珏站在礼堂后台听见主持人念出林沁的名字。她穿墨绿色长裙从侧幕走出时,他恍惚看见随着步伐轻颤,像是北都城头未化的积雪。只是此刻她颈间别着的,是某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胸牌。
“尹师兄,“有人在后颈拍了一掌,转头撞见林殊手里捧着本《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听说你把实验室的离心机都调试成BPM节奏了?“
这个总爱穿条纹衫的师弟,此刻正用圆珠笔在扉页画着摇滚手势。尹珏想起去年跨年夜,他们裹着白大褂在PCR室守到凌晨,林殊用移液枪敲着试管唱《夜的第七章》,而林沁始终坐在超净台前看《自然·通讯》的封面。
散场时雪越下越大,尹珏踩着积雪走向停车场,听见身后传来《卡农》的旋律。是林沁的旧手机在响,她站在银杏树下接电话,发梢的雪粒簌簌坠落。尹珏的羽绒服口袋里,还揣着半年前她塞给他的银杏叶书签——叶脉间藏着某段基因序列的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