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绝大部分农民都是老实巴交的。
如果全天下农民都坏,那天下早就乱了,要知道农民才是社会的基石,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就好比赵平一家,其实贾琮去请他们出来的时候,他们一家人并不想出来。
哪怕知道他们是救了一个伯爵,一个长公主后,也没有想着荣华富贵,如果有这想法,他们肯定就留在长公主那里了。
听到赵平的话后,贾琮笑了笑道:
“既然赵大哥闲得慌,那我就替赵大哥找点事干,行不行?”
赵平一听,不仅没不高兴,反而是兴高采烈道:
“忠勇伯,你赶紧给我找点事干吧,我谢谢您了!”
见赵平迫不及待的样子,贾琮想了想,这位赵大哥虽然不识字,但并不是毫无才能的,能在荒山野岭活下来,而且开辟出来的那几亩田,长势还很不错,就说明赵大哥种田有一手。
贾琮封爵后,有几千亩封赏的田地。
因为贾琮手底下没人,如今这些田地都没人打理,还是散养的。
赵平一家于自己有恩,贾琮便就想着让他来管理。
没有让赵平进监察卫,这是故意的,赵平有家有口,贾琮不愿意他们一家人过得不安稳。
贾琮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赵平一听,有些忐忑,从一个难民,一下子变成管理田庄的大管事,自然有些不安。
不过,贾琮告诉赵平,自己会教他的。
赵平一听贾琮来教他后,这才有了一丝底气。
看到赵平同意,贾琮笑了。
之所以让赵平来当田庄管事,贾琮还有一层目的。
贾琮想要在自己的田庄中,做一次小小的实验。
那就是土地改革,将佃农变成自耕农,然后利用一些适合古代的堆肥方法,提升粮食产量。
贾琮这样做,就是想看看,这个土地改革效果如何?
如果可行,贾琮就想给皇帝庆云北看一看。
皇帝庆云北不是想要中兴吗?
那么这就是一个中兴的办法。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皇帝庆云北敢不敢了?
如果敢,贾琮佩服皇帝庆云北,也甘愿充当杀尽挡路者的刀。
如果不敢,那贾琮就会再也不提起,只当这件事不存在。
大虞王朝,只是到了中期,还未末期,还没到那种积重难返的程度。
如果这时候,下定决心改革,那就能给帝国再续几百年。
如果没那个决心,不敢触碰世家大族、地主阶级的核心利益,只愿意坐着等死,那大虞朝就开始进入倒计时了。
这并不是贾琮危言耸听,赵大哥一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天子脚下的百姓,都已经被逼到山里面去了。
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可想而知,都已经烂到什么地方去了。
北征草原这一战,消耗了大虞太多的国力,为了筹集粮草,北方百姓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了。
大虞刚立国之时,北方百姓有六成左右的自耕农。
而如今,如果有统计的话,就会发现,如今北方百姓自耕农,已经不到一成了。
而世家大族、地主阶级,趁此机会,膨胀了数倍,一县之大地主,拥有近乎县城一半的田地,手中佃农足有几千户。
北征草原这一战,虽然赢了,但影响太大了,也只是给大虞争得喘息的机会。
如果不在这个难得的喘息的时间中,改革中兴,那么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道理,皇帝庆云北懂,右相秦思源懂,百官也懂。
也正是都懂,王朝中期的时候,都会有改革派出现。
这些改革派的出现,就是时代环境催生出来的。
喜欢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