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咬着鱼歪着头,仔细在心里分辨爹爹的意思。
爹爹这话的意思是:皇帝确实想收拾顾家所以翻脸没错,顾家也委实算不上什么清白委屈。
可是他不明白。
为什么皇帝忽然想收拾顾家,为什么大家替不算清白的顾家叫屈。
大人的世界,都那么复杂难懂的吗?
第二日早朝后李瑜被赵翊留了下来,得知顾明远没说出兴安帝的下落后倒是也没生气。
“早知道不会如此容易,朕的这位舅舅看着是玩世不恭,认真起来那嘴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不是不理解小舅舅的想法,无非就想保住赵柏一条命而已。
可是,他却没替自己这个皇帝想想。
就算是赵柏自己不想当皇帝,他自己也无心帮助赵柏复位,可是外头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呢?
万一赵柏被他们先找到,那天下不就又会大乱了吗?
就像是前朝皇帝的那个遗腹子一样,被范承远等人利用,造成他大雍差点儿出了大纰漏。
“陛下莫急。”李瑜拱手道:“昨日臣在庆国公府钓了一下午鱼,听了国公爷说了一下午先帝待他的恩情,还有同陛下与先太子的儿时情义。”
他说着话,不动声色地观察赵翊的神色。
见他表情没有丝毫反感,甚至还有些动容才继续道。
“臣说句不该说的话,其实国公爷此举也是忠臣。”
推己及人,你如果是皇帝。
你真的想要个毫无人情,背主不算还要他性命的臣子吗?
赵翊显然也是想到这一点,所以他才没有下死手,而是选择给顾明远一点选择的余地。
他更不愿意百姓私下议论他,说他对娘舅无情。
李瑜继续道:“臣观国公爷不是不同陛下想说,只是心中仿佛有什么顾忌,所以很是为难的样子。”
顾明远能有什么顾忌?
赵翊不耐烦地拧了拧手中的扳指,其实不就是害怕自己会要赵柏的命吗?
可这又咋了?
他就是想要赵柏的命,这天底下根本没有两个皇帝的道理。
难不成还要自己先保证不杀赵柏不成?
赵翊压根儿不想做这个保证,他可不想到时候被臣子质问为何食言,更何况他不能主动提出这种背信的想法。
显得他这个皇帝很阴险。
除非是臣子提出这个建议,他推脱不得以后勉强接纳。
李瑜知道话说到这里,若是再说下去就不合适了。
“陛下,臣会继续去劝国公爷的。”
赵翊挥挥手,李瑜便下去了。
望着李瑜的背影,赵翊缓缓地叹了口气。
子璇这人好是好,就是太像他的老师了。
太正了!
出了紫宸殿刚好遇到崔延龄,赵柏的事儿到底是瞒不过这些近臣的,想到最近陛下心情不好。
崔延龄便主动同他搭话:“这事儿也属实是为难子璇你了,怎么?庆国公还是不肯说?”
李瑜心里嘲讽他表里不一,面前却装的忧心忡忡。
“是啊。”
“国公担忧那位的性命能不能保住,偏偏陛下又不肯松口,这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谁都明白。”
反正都是聪明人,说话也没必要太委婉。
罢罢罢。
反正自己也是表里不一,原谅老崔这个伪君子又能咋滴?
崔延龄心中微微一动,对此事瞬间便有了计较。
“子璇快去忙吧,我去寻陛下商议些正事。”
眼下陛下最依仗这李瑜,可李瑜居然连这么简单的事也办不好。
还是得自己去,好叫陛下知道还是他用得顺手些。
李瑜心中冷笑面上还算恭敬,随意敷衍了几句,便年带着几分官方的微笑去找顾明远钓鱼去了。
崔老头还能够商议什么事儿?
不就是想给皇帝出主意,让皇帝假意答应不要赵柏的命,在找到人的时候再让赵柏莫名其妙死掉吗?
崔延龄以为李瑜没有想到这个法子,实际上他在皇帝囚禁顾明远那会儿,就已经替皇帝想到了。
他习惯性站在所有人的困境,幻想如果是自己遭遇了此事,那么他应该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他要保持自己的人设,他在皇帝心里是光明磊落的君子。
既然光明磊落的君子,怎么能想出这种没有信义的主意呢?
喜欢此去直上青云路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此去直上青云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