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悠脸上的期待瞬间褪去,肉眼可见地蔫了下来,语气也没了先前的活络。
“原来是这样,那便算了。”
原本还想着,若是能拿到药膏,正好借花献佛,送给江老板当礼物呢。
看着韩悠略带失落地退出去,沈正泽又低头看了片刻手中的折子,才起身走到身后的书架旁,从一个隐蔽的格子里取出一只巴掌大小的木盒。
他指尖在盒面上轻轻摩挲片刻,斟酌了一瞬,最终还是将盒子揣进了怀中,整理好衣袍后,迈步走出书房。
江茉在桃源居里没等太久,待店里的食客渐渐散去,沈正泽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口。
余光瞥见熟悉的青衫身影,江茉手中的笔落下,随即起身迎了上去:“沈大人。”
沈正泽走进桃源居,白日里的官气散去几分,眉眼间添了些柔和,目光扫过空了大半的堂屋,落在江茉身上:“叨扰了。”
“大人说的哪里话,”江茉引着他往靠窗的雅座走,“知道大人要来,饭菜都备好了。”
鸢尾端着一个托盘上来,放着几碟小菜和一个大碗。
青瓷碗里红亮的汤汁泛着热气,酸香与辣意混着芝麻的醇厚飘开来。
红薯粉条浸在汤里根根分明,碗边码着嫩黄的豆芽和翠绿的青菜,还有几片薄切的卤牛肉,最后撒了把切碎的香菜,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这是?”
沈正泽看着从未见过的吃食,眼中多了几分好奇。
“这叫酸辣粉,”江茉笑着解释,“用红薯磨粉做成的粉条,配着酸笋、茱萸熬的汤,吃着开胃。大人若是觉得辣,可以喝点酸梅汤。”
沈正泽拿起筷子,先夹了一筷子粉条。
粉条入口滑嫩,嚼起来带着几分韧劲,汤汁的酸辣在舌尖炸开,又不过分刺激,酸得清爽,辣得醇厚,咽下后还有淡淡的芝麻香留在唇齿间。
他又夹了口酸笋,脆嫩爽口,正好解了辣意,配上吸满汤汁的青菜,口感层次丰富得让人眼前一亮。
“味道倒是新奇,”沈正泽放下筷子,眼底带着几分赞许,“这红薯粉条,比寻常米面更有嚼头。”
江茉见他吃得满意,才放缓了语气,轻声提起正事。
“大人觉得这红薯做的粉条不错,那您可知,红薯的用处远不止于此?”
沈正泽抬眸看她,神色了然:“你是为齐绍安?”
红薯进城那一日,浩浩荡荡几十车不止,他早在回江州那一日便听说了,自然也知道红薯是齐绍安带来的。
齐绍安的案子他未曾开始审理,只是捉了人。
江茉没有回避,坦诚点头:“是。齐绍安虽非本地人士,但他带来的红薯,于百姓而言是天大的好处。”
“如何好?”沈正泽目光落在她的面纱上。
若她脸上的疤痕治好,就不用日日戴着面纱了。
“我曾听他说过,这红薯不挑土地,哪怕是山地薄田都能种,而且产量极高,一亩地能收三四石,若是照料得好,甚至能到五石。”
这话让沈正泽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
眼下粮价虽稳,但每年总有地方因旱灾、水灾歉收,百姓们常要靠杂粮度日,甚至吃不饱饭饿死很多人。
若是红薯真有这般高的产量,且耐贫瘠,那能解决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江茉朝后面招手,侯着的鸢尾去厨房又端出一盘红薯。
两个冒着热气的红薯一大一小挤在一起,其貌不扬,却香的很。
沈正泽目光落在那盘红薯上,只见外皮烤得焦黑皱缩,边缘还带着些微炭色,热气裹着浓郁的甜香丝丝缕缕钻进鼻腔。
不同于酸辣粉的浓烈刺激,这香气温温润润,像冬日里晒透的暖阳,勾得人心里发暖。
他伸手拿起那只稍大的,指尖触到外皮时还带着烫意,轻轻一掰,焦脆的外皮裂开,露出内里橙红绵密的薯肉,连空气里都飘着股让人安心的甜意。
他凑到嘴边咬下一口,薯肉在舌尖化开的绵软没有半分粗糙感,反倒像揉透了的蜜糖糕,绵密得能抿成沙,甜意自然,不齁不腻。
不同于米面的扎实、芋头的黏腻,烤红薯的甜是鲜活的,带着烟火气的焦香混着薯肉本身的清甜,不过一口,就让人忍不住想再咬第二口。
沈正泽眼中的惊讶毫不掩饰。
他细细品着那股甜香在唇齿间散开的滋味,连带着方才吃酸辣粉留下的辛辣感,都被这温和的甜意悄悄中和了。
“焦香里裹着清甜,还这么软糯,倒是比不少点心还讨喜。”
先前只觉红薯粉条有嚼头,没料到这薯肉本身,竟能靠最简单的烤制,生出这般惊艳的口感。
若是冬日里揣在怀里,冷了拿出来咬一口,怕是能暖透整个身子。
江茉见他指尖不自觉捻着薯肉的绵屑,便知他是真的认可了,笑着补充。
“这烤红薯讲究火候,烤得久了会糊,时间短了又夹生,若是把红薯埋在灶膛的余烬里焖着,烤出来的会更甜,外皮带着灶火的焦香,内里能抿出蜜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