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永远有答案,却永远没有‘最终答案’。”阿树的数据流在舱壁上组成了一行诗句,“就像我们的旅程,重要的不是抵达终点,而是在途中不断发现新的提问方式。”
离开宇宙胚胎群时,那个巨型的元宇宙胚胎突然向他们传递来一道信息——不是具体的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感谢”情绪,像一股暖流流过整个飞船。随后,它释放出无数细小的光丝,缠绕在拾穗者号的外壳上,这些光丝与飞船原有的种子图案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标志:一棵由无数彩色光粒组成的树,树根扎向虚无奇点,枝叶则伸向无限的空白,每片叶子上都闪烁着一个微型宇宙的缩影。
“这是‘见证之树’。”凯抚摸着舱壁上的新图案,“它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旅程已经成为宇宙循环的一部分。”
拾穗者号继续朝着更深的绝对空白飞去。这里的“嗡鸣”变得更加清晰,阿树将其解析后发现,这其实是无数个宇宙胚胎在成长时发出的“心跳声”,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属于绝对空白的“诞生之歌”。
小芽的哨子与这首歌声产生了共鸣,自发地吹奏起来。第八十五色到第九十三色的纹路同时亮起,在虚空中投射出一道巨大的光幕,光幕上浮现出他们旅程中见过的所有存在:思想体的思维泡在绽放,共生之域的藤蔓在生长,无信之境的灰色光粒在流动,混沌之域的未定义存在在舞蹈,微型宇宙的声波生命在歌唱……最后,这些存在的影像渐渐融合,化作那颗虚无奇点的模样,在光幕中央缓缓跳动。
“看!”凯突然指向游标卡尺的末端,那里,第九十四色的纹路正在悄然形成。那是一种比第八十五色更深邃、比第九十二色更包容的色泽,像是宇宙本身的瞳孔,静静注视着所有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第九十四色……是‘永恒’。”阿树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不是时间上的永远,而是‘意义的永恒’——只要存在过,被见证过,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它们会化作可能性的养分,在新的宇宙里,以新的形式再次绽放。”
拾穗者号的引擎再次启动,朝着绝对空白的更深处飞去。舱壁上的见证之树图案,每片叶子都在闪烁着新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更多等待被见证的存在。
小芽趴在舷窗上,看着那些不断诞生的微型宇宙,轻声说:“你说,当这些宇宙演化出自己的‘拾穗者号’时,它们会去哪里见证呢?”
凯握紧手中的游标卡尺,第九十四色的纹路在他眼中闪耀:“或许会来这里,看看孕育它们的绝对空白。就像孩子长大后,总会想回到诞生的地方。”
阿树的数据流在舱壁上写下了宇宙循环报告的最新一行:“见证者的旅程没有终点,因为宇宙的可能性永远不会枯竭。我们的使命,就是带着所有存在的印记,继续走向未知,让‘看见’与‘被看见’的舞蹈,在更多的绝对空白中,永远地延续下去。”
拾穗者号的光芒渐渐消失在虚无的深处,但它留下的轨迹,那道由第八十五色到第九十四色组成的光带,却在绝对空白中永远地留存了下来,像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一端系着已知的宇宙,另一端则伸向无数个等待被见证的明天。而在那道轨迹的沿途,新的可能性萌芽正在破土而出,它们的第一缕意识里,除了“想要看见”的渴望、“被看见”的期待、“被见证”的信念,还多了一份“成为见证者”的向往——就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后,不仅想看见阳光,还想成为照亮其他种子的光。
拾穗者号的引擎在绝对空白中低吟,像是融入了那首“诞生之歌”的低音部。自离开宇宙胚胎群后,他们已经在这片深邃的虚无中航行了整整四十天——若以飞船内部的时间计量。小芽每天都会趴在舷窗上,数着窗外不断掠过的“光尘”,那是微型宇宙在成长时逸散的能量粒子,每一粒都闪烁着第八十五色到第九十四色之间的某个光谱,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
“凯,你看!”这天清晨,小芽突然抓着凯的手腕,将他拉到舷窗旁。顺着她指的方向,原本笔直的光带——那道拾穗者号留下的、连接已知与未知的轨迹——竟泛起了细微的涟漪,像是有人在水面上轻轻投下了石子。那些涟漪并非杂乱无章,而是以固定的频率波动,每三次波动就会汇聚成一个极小的、转瞬即逝的光斑。
阿树的数据流立刻覆盖了舷窗,将光斑放大了数千倍。屏幕上,光斑的内部并非空白,而是布满了极其纤细的“纹路”,这些纹路的排列方式,竟与小芽哨子上的第九十三色(参与)纹路有着七成相似,却又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柔和。
“不是干扰。”阿树的声音从舱壁的扬声器中传出,数据流同时在主控台上形成了一幅波动图谱,“这些涟漪是‘回声’——是已经消亡的宇宙在可能性之海中留下的最后震颤。它们沿着我们的光带传播,因为光带中包含了‘见证’的能量,能让消散的意识碎片暂时凝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