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要结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独立团。
战士们先是惊讶,随即就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
他们团长,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终于要成家了!这可是独立团天大的喜事!
李云龙自己呢,自从那天吼完了那嗓子,就又变回了那个扭捏的大姑娘。
整天躲在团部里,轻易不露面,见了杨秀芹,也是绕着道走,搞得杨秀芹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办喜事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政委赵刚的肩上。
“老李这脸皮,真是时厚时薄。”赵刚无奈地对林默摇了摇头,“这事儿,还得咱们俩给他张罗。”
林默笑着点头:“义不容辞。正好,趁这个机会,也让根据地的军民们都好好乐呵乐呵。”
巧的是,新一团的丁伟和新二团的孔捷,听说了这消息,也巴巴地赶来了。
“老李!你个狗日的!不够意思啊!”丁伟一进门就嚷嚷开了,“娶媳妇这么大的事,还想瞒着我们兄弟?”
孔捷也一脸坏笑:“就是!我们可是听说,弟妹还是你们团那个被服厂的厂长?老李,你这叫监守自盗,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李云龙被这俩损友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梗着脖子骂道:“滚滚滚!你们俩是来喝喜酒的,还是来奔丧的?嘴里就没一句好话!”
“我们当然是来喝喜酒的!”丁伟嘿嘿一笑,凑了上来,“不过,喜酒不能白喝。老李,你那个‘星火二号’冲锋枪,听说已经造出来了?给我们兄弟俩,一人匀个百八十支的,不过分吧?”
“还有那个‘风暴’机关炮!也给我们弄两门尝尝鲜!”孔捷也跟着敲竹杠。
“滚蛋!”李云龙眼珠子一瞪,“想都别想!那是给总部百团大战准备的!统一调配,老子可不敢随便拨给你们!”
看着这“铁三角”又开始了日常的斗嘴扯皮,赵刚和林默相视一笑。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赵刚出来打圆场,“云龙的婚事要紧。丁团长,孔团长,你们来得正好,一起给出出主意。”
于是乎,一个堪称豪华的“独立团婚礼筹备委员会”就这么成立了。
总指挥:政委赵刚,负责统筹全局,思想工作。
总策划:所长林默,负责技术支持,流程优化。
气氛组组长:丁伟、孔捷,负责插科打诨,以及……敲竹杠。
林默还真就拿出了他搞科研的劲头。
他找来一张大纸,在上面画起了表格。
“婚礼流程,要科学,要高效。”林默一本正经地说道,“首先,是宾客容量问题。我们团部大院,面积有限,根据计算,最多容纳三百人同时就餐。所以,婚宴要分批进行。”
“其次,是后勤保障。猪肉、粉条、白菜,要精确计算到斤。白酒,要定量供应,防止出现大规模醉酒闹事的情况。”
丁伟和孔捷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我的天,老林,你这是办喜事,还是在搞军事演习?”丁伟咂舌道。
孔捷也感叹:“跟文化人打交道,就是不一样。娶个媳妇,都跟打仗似的,还得画作战图。”
李云龙听着也觉得新鲜,他大手一挥:“就按林老弟说的办!科学!咱也要科学地娶媳妇!”
整个赵家峪,都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婚礼,而变得喜气洋洋。
被服厂里,吴秀梅带着女工们,用最好的棉布,加班加点地给杨秀芹赶制一身大红色的新嫁衣。
伙房里,炊事班长老王,把那几口大锅擦得锃亮,琢磨着婚宴上要做什么拿手好菜。
战士们也在训练之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到时候要怎么“闹洞房”,才能把他们那霸道惯了的团长,给闹个大红脸。
这是一场战争年代里,奢侈而又珍贵的狂欢。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中,没有人注意到,一个背着药箱,自称是路过此地的郎中,借着给村口哨卡一个拉肚子的哨兵看病的机会,已经悄然进入了赵家峪的外围。
他一边给哨兵搭着脉,一边用眼角的余光,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谷内那不同寻常的、热闹非凡的景象,嘴角,勾起了一抹难以察觉的冷笑。
---
这个自称姓“王”的郎中,看起来四十多岁,面容和善,留着山羊胡,一口地道的山西口音。
他说自己是平定州人,家乡遭了灾,只能出来四处行医,混口饭吃。
他给那个哨兵开了几服草药,还真就药到病除。
哨兵千恩万谢,还把他引荐给了村里的民兵队长。
几天下来,“王郎中”靠着一手不错的医术,和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很快就在赵家峪的外围村落里,混了个脸熟。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老实本分的好人。
没有人知道,这副和善的面孔下,隐藏着一颗怎样毒辣的心。
他,就是山本一木精心挑选的王牌特工,代号“变色龙”的吉野贤二。
一名毕业于帝国陆军军医学校,精通药理和毒物学的化学战专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