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检视了俘虏队列和象征性的几车重要缴获,尤其在那面金狼纛前驻足良久。
他转身面对所有将士,朗声道:“尔等功勋,彪炳史册!着即赐恪卫将士,每人金十两,帛十匹!阵亡者,抚恤加倍,其家眷由朝廷赡养!秦红梅擢升昭武校尉,赐金百两,锦缎百匹!”
丰厚的赏赐引来恪卫将士压抑激动的低吼:“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亲临,金口封赏,这是对恪卫最大的认可。
李世民在席间略坐,饮了李恪敬上的一杯“三勒浆”,勉励几句,便起驾回宫。
整个过程,长孙无忌异常沉默。
临行前,长孙无忌故意落后半步,走到李恪身边,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蜀王殿下练兵有方,实乃国家之幸。此等铁血强军,真乃国之柱石。只是…供养如此精锐,耗费想必也是金山银海吧?”
话中绵里藏针。
李恪神色不变,淡然回应:“赵国公过虑。保家卫国,护我黎庶,份所当为。所幸恪记工坊商路略有薄利,尚能支撑将士吃饱穿暖、甲胄精良,未耗国库分毫。”
轻描淡写,将试探顶回。
长孙无忌嘴角微抽,冷哼一声,拂袖跟上御驾。
……
喧嚣散尽,月上中天。
农庄安静下来,只剩巡逻恪卫的脚步声和远处虫鸣。
李恪与秦红梅并肩站在农庄一处稍高土坡上。
坡下,是月光下泛着墨绿光泽的土豆田,枝叶间已隐约可见淡紫色花苞。
夜风微凉。
“殿下,”
秦红梅声音恢复清冷,递过一份卷册,“此战经过、恪卫伤亡名册(阵亡十七人,重伤三十余,轻伤近百)、缴获分配清单(七成上缴李靖大总管,三成留作恪卫抚恤军资),皆在此。阵亡将士骨灰遗物,也已带回。”
李恪接过卷册,手指在粗糙纸面摩挲。
十七个名字,十七个破碎家庭。
他沉声道:“抚恤金按最高标准再加三成,恪记账上支取。家中有老幼者,恪记商行负责赡养终老。子弟愿入义学或工坊者,优先。明月,此事你亲自督办。”
杜明月肃然应下。
秦红梅沉默片刻,又道:“李靖大将军…对殿下所献‘贞观雷’及恪卫战力,评价极高。大军分别时,他曾私下询问末将…是否有意携部分精锐恪卫,留在他帐下听用,追剿颉利残部。”
她抬眼看向李恪,月光下,眸子锐利依旧,“末将未曾应允,言明需听殿下示下。”
李恪眼神微眯,望向北方深邃夜空。
李靖起了招揽之心?
他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知道了。红梅姐,你做得对。恪卫只听蜀王府令箭。你们先好生休整。抚恤安顿,是头等大事。”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黄麻纸笺,递给秦红梅。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人名和简略身份。
秦红梅接过,展开一扫,眼神瞬间变得如同盯上猎物的鹰隼,杀气内敛却令人心悸。
“休整期间,”
李恪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让机灵可靠的兄弟,暗中盯紧名单上这些人。东宫蓄养的鹰犬,牙口都磨利了。太子殿下在宫里‘静养’,他这些爪牙…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月光如水,流淌在寂静田野。
远处长安城灯火辉煌,勾勒出太极宫和东宫庞大的轮廓。
秦红梅将名单仔细收好,抱拳沉声:“末将明白!”
李恪的目光投向那片生机勃勃的土豆田,又缓缓移向灯火通明的长安城,语气平淡,却蕴藏着风暴:
“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等田里土豆丰收入仓,等李靖大将军荡平漠北,班师回朝…”
他的声音在夜风中飘散,带着冰冷的决断。
“该清的账,一笔…都跑不了。”
喜欢大唐躺平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唐躺平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