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南郊,恪记农庄人声鼎沸,比上元灯节还热闹!
田埂被围得水泄不通,城里人、老农,个个伸长脖子瞪圆眼,盯着那百亩叶子发黄的土豆田。
田边,几十名流民佃户和农科班半大小子,攥着崭新锄头,手心全是汗。
庄头老赵黑红脸膛绷得紧紧,看向田头高处的李恪。
李恪一身利落胡服,目光扫过人群,扫过蓄势待发的队伍,落在那片深绿土地上。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挥手,声音清亮穿透嘈杂:
“开——挖——!”
“开挖喽——!”老赵跟着吼破嗓子。
唰!
几十把锄头齐齐挥下,狠狠刨进松软的土地!
“嘿哟!”
“小心点!”
呼喝声、锄头入土声、泥土翻动声瞬间炸开!
所有人眼珠子都粘在翻开的土块上!
第一锄!
哗啦!
泥土掀开,滚出好几个黄澄澄、圆滚滚的块茎!
大的拳头大,小的赛鸡蛋!
“出来了!出来了!”那佃户激动变调,高高捧起沾泥的宝贝疙瘩。
“嚯!这么大!”
“真结实!”
人群炸锅!
惊呼赞叹震天响。
老农们眼瞪如铜铃,嘴唇哆嗦:“神了…真神了…”
锄头翻飞,一窝又一窝土豆被请出泥土!
有的窝里密密麻麻挤了七八个!
黄灿灿一片,滚在褐色新土上,秋阳下闪着金光。
捡拾的健妇和学生挎着柳条筐飞奔,田埂边迅速堆起一座座金山!
“天爷爷开眼啊!神物!”
“活命的宝贝啊!”
老农们扑通跪倒,老泪纵横,对着天地连连叩拜。
整个农庄沉浸在狂野的丰收喜悦里,空气里是泥土味、草木香,还有沉甸甸的粮食气息!
就在这时,官道烟尘腾起,皇家仪仗疾驰而来!
明黄华盖招展,金吾卫甲胄鲜明。
“陛下来了!”眼尖的失声惊呼。
哗啦啦!
人群如潮水跪倒,山呼万岁震耳欲聋。
李世民一身赭黄常服,大步流星走下銮驾,身后三省六部重臣全到。
所有人目光瞬间被田埂边那几座还在增高的“金山”吸死!
饶是帝王重臣,脸上也难掩震惊。
司农寺卿捧着刚出炉的简牍,踉跄冲到御前,胡子直抖:“陛…陛下!结果…出来了!”
李世民一把抓过简牍,目光如电扫过数字,呼吸猛地一滞!
“多少?”声音低沉沙哑。
司农寺卿深吸气,用吼的:
“回禀陛下!百亩示范田,土豆平均亩产——一千五百三十七斤!最高地块,一千九百八十二斤!”
“一千五百斤?!”
“老天爷!”
“粟米才打二百多斤啊!”
“神迹!真神迹!”
死寂一瞬,更猛烈的惊呼海啸般炸开!
官员们仪态尽失,交头接耳骇然失色。
老农们浑身发抖,磕头如捣蒜。
李世民猛地抬头,望那热火朝天的田地,望那金山般的土豆堆,再猛地看向不远处一身尘土、眼神清亮的李恪!
帝王眼中最后一丝疑虑算计,被眼前实实在在的丰收彻底冲散!
一股滚烫的豪情直冲胸膛!
“好!好!好!”李世民连吼三声,一声比一声高亢畅快!
他竟几步走下田埂,靴子直接踩进泥土!
金吾卫赶紧递上簇新锄头。
李世民抄过锄头,学着佃户样子,在一垄未挖的田上,用力挥下!
“陛下小心!”侍卫官员魂飞魄散。
锄头入土,用力一撬!
哗啦!
又一窝大大小小的土豆滚出!
他俯身,不顾泥土污了袍服下摆,亲手捧起几个沉甸甸的土豆,感受那饱满结实。
仰头对着湛蓝晴空,震天大笑:
“天佑大唐!赐此嘉禾!李恪!朕的好儿子!活民之功,功在千秋!”
笑声豪迈,带着卸下千斤重担的畅快,在原野回荡。
李恪连忙上前躬身:“儿臣不敢居功,天佑大唐,父皇洪福,亦是庄户日夜辛劳所得。”
看着老爹捧着土豆笑得像个丰收的老农。
这就对了!种地多实在,不比朝堂勾心斗角强?土豆才是硬通货!
长孙无忌脸上堆满与有荣焉的完美笑容,快步上前对李恪深揖:“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殿下真乃神农转世!此物推广天下,活万民,功在社稷,大唐之福啊!”
情真意切,仿佛比李恪还激动。
话锋一转,面向李世民,郑重恳切:“陛下!此嘉禾关乎国本,惠及万民。推广之责,非强力统筹不可!臣以为,当由司农寺总领全局,制定章程,督令各道州县一体推行,方显朝廷恩德,泽被四方!”
冠冕堂皇,核心就一个:
主导权归朝廷,归司农寺,那巨大的初期良种利益,岂能让恪记农庄独掌?
老狐狸,摘桃子?门都没有!
脸上却诚恳大度,对李世民躬身:“父皇!儿臣育此物本为解民倒悬。今幸成功,自当献于朝廷,惠泽万民!儿臣立誓,所有种薯、种植图谱、管理要点,无偿全部献出!绝不藏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