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晚棠知晓这件事,还是因为柳朝明去岭南后,大胤所有官员才可以直接上奏皇上。
薛晚棠深深看了一眼柳朝明。
这个男人在她面前很多时候没正经,可是默默地,他竟为朝廷做了很多事,改变了很多人。
柳朝明问宋奎,“如今巴托城城防多少人?兵士多少人?”
宋奎回答,“兵士驻扎在城东,不足一万人,每日操练不敢懈怠,城防二百人左右,每日三班,负责城内与城门守卫。”
柳朝明拍拍他的肩膀,“兵士凑成一万,只要精兵,老弱伤残者给够银两,交安主事回家去种粮,新兵士从巴托城适龄壮丁中招募。”
宋奎觉得极好,点头答应。
柳朝明又问,“兵士军粮可够?”
宋奎难为情,“百姓吃不上,咱们兵士吃得更少,所以·····有点难。”
柳朝明从军四年,摸爬滚打才到今日,他还有什么不明白?
“军粮是大问题,这个我来解决,兵士的口粮,军需粮草一样不能少,吃不饱谁还愿意去打仗?”柳朝明捏紧酒盅,宋奎惭愧地喝了一大口酒。
薛晚棠见气氛紧张,赶紧布菜,“大家聚在一起,以后巴托城还得仰仗各位出力,大家有委屈尽管说,国公爷才能替大家出头,现在巴托城不好,但这是咱们的家,只要大家一起出力,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史唯一说出实话,“我真心喜欢夫人这句话,我在这里为官十年,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相信国公爷来了,巴托城肯定会好。”
柳朝明酸他,“别给我戴高帽子,我来了,你也别想辞官,明日开始,你做我副手,巴托城你比我熟悉,你能眼睁睁看着这些百姓不管?”
史唯一愣住,“国公爷,这······”
说实话,史唯一不想走,但他自知自己魄力不足,做事又没有章法,这些年巴托城不见起色,与他自身能力有很大关系。
假如,史唯一想说假如,办法由柳朝明去想,他去执行,他愿意留下来,他真心想看到巴托城越来越好。
薛晚棠把史唯一的犹豫看在眼里,她佩服柳朝明,短短几个时辰,已经把未来巴托城的发展方向梳理得清清楚楚。
柳朝明,“史大人,你就别推脱了,巴托城你比我熟悉,很多人事我还需要你的提点,人多才能办好事,你看我们要做的事这么多,你能狠心抛下一切颐养天年?”
史唯一狠狠点点头,“我听国公爷的安排。”
薛晚棠露出笑容,问王全淇,“王主事,我是大夫,在京城经营一家医馆,这次也带了很多药材过来,可一路,竟在城中未见一家医馆,难道巴托城没有医馆和药材铺?”
王全淇听到点名,赶紧欠身,“夫人从城北入城,咱们府邸在城南,这一路确实没有医馆,巴托城大概有五万人,八千多户,医馆和药材铺都集中在城东,不过医馆和药材铺加一起也才四个。”
薛晚棠不解,“为何?”
王全淇叹口气,“城东有兵士驻扎,百姓觉得安全,上半年与鞑靼打仗时,城西房屋破坏严重,如今人越来越少,这也是一方面原因。”
柳朝明真心觉得巴托城想要建设,任重道远,“城西的房子必须修整好,以后护城河修缮,无论住在巴托城任何地方都会非常安全,王主事,你明日派人去茶馆,把这个信息散播出去。”
王全淇答应,也明白柳朝明的意思。
可如何散播?如何修缮?银子从哪来?百姓怎么会这么听话迁回城西?
柳朝明看出王全淇的敷衍,冲着隔壁桌的马成亮招招手。
这些日子,柳朝明深谙马成亮的性子,他知晓马成亮去做这个事肯定事半功倍。
马成亮,“国公爷,有何吩咐?”
柳朝明吩咐道,“咱们如今到了巴托城,你就不要在后厨帮忙做饭了,国公府这边有夫人安排人手,你以后和杨春一样,主要替我办事。”
马成亮难掩喜悦。
柳朝明,“巴托城需要动起来,你明日去城西看看情况,再想想办法,让城西搬到城东的百姓再回城西居住,给你半月时间,怎么样?”
马成亮高兴答应。
王全淇没忍住,好奇地问,“马兄弟这么痛快答应,可知道城西百姓有哪些心思?你怎么有把握百姓会搬回去?难道已经有办法?”
马成亮笑笑,“现在还没想好,不过刚才我隐隐听到王主事与国公爷的对话,城西百姓搬走无非两个因素,一是安全,一是房子,只要这两个问题解决,落叶还知归根,更何况百姓?”
王全淇认为让城西百姓迁移十分困难,怎么马成亮看起来如此轻松?
不过他忍住话头,马成亮毕竟是柳国公的人,暂时看看他行事作风如何再质疑也不晚。
王全淇笑笑,“马兄弟费心,假如有需要我的地方,你尽管开口,我定全力配合。”
薛晚棠看出王全淇是个人精,借机会道,“既然城西房屋荒置,不如王主事帮我寻个地方,我想开间医馆和药材铺,医馆要大,药材铺南北通风,王主事费心看看,可有合适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