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
市公安厅,灯火通明。
一间巨大的会议室内,气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满了身穿警服,肩上扛着不同警衔的刑警。
每个人都面色严肃,腰板挺得笔直。
主位上,赵队双手交叉,撑着下巴,目光扫视着全场。
他的身边,苏晴和柳清月正襟危坐。
而林风,则坐在柳清月的旁边,神情淡然地看着面前的桌面。
一个高中生的身份,出现在这种级别的专案组会议上,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会议室里,不少年轻的刑警的目光,都瞟向他眼神里满是好奇。
“咳。”
赵队清了清嗓子,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各位同志,紧急把大家召集回来,事态紧急,我就长话短说。”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沉稳有力。
“根据市局指示,针对郊区仓库案及关联案件,正式成立8·12专案组。”
“由我担任组长。”
然后将目光转向苏晴和柳清月。
“苏晴和柳清月同志,作为专案组核心成员,协助我进行调查。”
旁边的两人同时起身,敬礼。
“是!”
赵队点了点头,示意她们坐下。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林风身上。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
“这位是林风,经上级特批,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加入专案组,拥有查阅所有相关案卷的权限。”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骚动。
特别顾问?
一个看起来还没成年的小子?
赵队眼神一凛,骚动瞬间平息。
“现在,由我向大家通报最新的情报。”
他按下面前的一个按钮,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
第一张照片,正是一枚翅膀与利剑的徽章。
“这个徽章,技术科的同事已经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数据库进行了比对。”
“结果,我想苏晴已经告诉大家了。”
赵队的声音变得无比低沉。
“它的代号,是拾荒者。”
“一个在国际上臭名昭着的跨国犯罪组织,业务范围涉及军火,毒品,暗杀以及......人口贩卖。”
“嘶!”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但听到这个名字,都有点惊讶。
“这个组织行事极为隐秘,作风狠辣,从不留活口。”
“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几乎为零。”
“这枚徽章,是他们内部成员的身份标识,等级森严,从不外流。”
赵队按了一下遥控器,幕布上的照片切换。
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证件照,和一个车祸现场的惨烈照片。
“死者,刘伟,32岁,本市一家顶尖科技公司的数据程序员。”
“两周前,深夜驾车,在盘山公路坠崖身亡。”
“现场勘查结论是,疲劳驾驶,意外事故。”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但是,就在法医对遗物进行最后整理时,在他衣服的内袋里,发现了这个。”
照片再次切换。
一枚被血液浸透,但形状完好的黑色哑光纽扣,上面同样刻着翅膀与利剑的徽章。
和仓库案现场发现的,一模一样。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时,仓库案还没有发生。”
“这枚纽扣的异常,虽然引起了注意,但并没有找到任何指向性的线索。”
“所以,刘伟的死,最终还是以意外事故定性结案。”
赵队看着两张并列的徽章照片。
“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这两起案子,必然存在着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联系。”
他说完,看向众人。
“这就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全部情况。”
“大家有什么看法,现在可以提出来。”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信息量太大,根本找不到线头。
“我认为,”
一位老刑警开口了。
“我们应该立刻重启对刘伟死亡案的调查。”
“重点排查他生前的社会关系,以及他的公司背景。”
“一个数据程序员,为什么会和拾荒者扯上关系?”
“附议。”
另一个人立刻跟上。
“同时,要对仓库案中被解救的受害人进行深度讯问,他们很可能是唯一的目击者。”
“赵队,那些人醒了吗?”
苏晴问。
赵队摇了摇头。
“还没有。”
“医生说,他们遭受的是高强度的脉冲电击,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什么时候能醒,不好说。”
会议再次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林风,突然开口了。
“赵队,能把刘伟死亡案的全部卷宗给我看一下吗?”
赵队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给他。”
苏晴立刻起身,从后排的文件柜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档案袋,递给了林风。
林风接过没有说话,低着头,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