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大家都充满干劲,吃苦耐劳毫无畏惧。
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这一代先驱才能在艰苦时期推动国家稳步发展。
孙教授之所以问及何裕柱,一方面是因为哈工大必定想争取他。
年仅二十岁的六级工程师,只要好好培养,未来潜力无限。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或许稍逊于哈工大。
不过这些年,柱子也是由他亲自带大的,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人感情,孙教授都希望何裕柱能留在清华。"接下来怎么打算?”
听完孙教授的话,何裕柱陷入了沉思。
六级工程师顺利通过考核,如今也算是迈入高级人才行列了。
在这个时代,即便普通大学生毕业,前程也很可观,更不用说他是从清华大学毕业,还拥有六级工程师的身份。
何裕柱自然明白孙教授的意思。"孙教授,目前还没具体计划,但我妹妹还需要照顾,所以不想考虑外出远行。”
这一点他早已考虑周全。
虽然何大清已归来,但这些年雨水主要靠他自己抚养,现在雨水还不到十岁,未来的路还很长,去东部或大西北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虽然那里安全有保障,但他无法兼顾家庭。
他更愿意留在四九城。
听闻柱子的话,孙教授眼中闪过一丝喜悦。"柱子,你确定了吗?哈工大可能会来找你,如果拒绝,以后可能不会有这样好的机会了。”
尽管对柱子的决定感到高兴,孙教授仍提醒他清楚利弊。
去哈工大在机械工业上的发展前景肯定会优于清华,毕竟人家的实力摆在那里。
孙教授希望柱子慎重考虑。
何裕柱听后点头表示理解:“孙教授,请您放心,这个问题在我上大学前就已经考虑清楚了。
当年高考时,我就打算报考清华大学,学习知识为国家效力。
现在几年过去了,总算有所收获。
至于未来在哪工作,只要真心报国,其实并无差别。”
孙教授听完这番话,对何裕柱另眼相看。
虽然这话出自年轻人之口,但孙教授并不感到意外。
他深知何裕柱的性格和志向,这些年两人相处下来,已经很了解彼此。
于是他肯定地点点头说:“柱子,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我会尽力帮忙。
尽管清华在机械重工业方面可能比不上哈工大,但我一定向学校推荐,绝不能浪费你的才华。”
孙教授信誓旦旦地承诺。
作为行业内的权威人士,他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而何裕柱无论是天赋还是品行都值得他全力支持。
几天后,以刘宏伟为首的哈工大访问团结束了与清华大学的交流活动,在车站告别时,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孙教授,他们终于走了。”
“是啊,我还以为他们会赖着不走呢。”
自从何裕柱通过六级工程师考试的消息传开后,全校师生都为之振奋。
一个大四学生能够跳级获得高级工程师认证,这本身就是一大新闻。
紧接着,为了防止哈工大挖角,大家加强了防范。
当看到访问团登上列车离去,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孙教授听到消息后微微一笑,他这几天倒是很安心,因为柱子早已提前向他透露了情况,他对柱子的能力十分信任。
这段时间,他也利用自己的人脉,以清华大学的名义联系了几家机械厂。
不过,他选择的目标并非红星轧钢厂这类企业。
尽管红星轧钢厂吞并多家钢铁厂后规模庞大,拥有数万名员工,但它本质上仍是一家二级单位,主要负责制造而非生产,在国家层面的关注度有限。
其厂长的级别也不高,通常由工业局调任。
客观地说,若忽略柱子的实际资历与经验,仅凭他六级工程师及清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担任轧钢厂厂长完全够格。
考虑到柱子展现出的潜力与未来发展,孙教授积极为他联系了几家四九城中的研究院。
这并非一时之举,柱子离毕业尚有时日,孙教授自身也有不少项目需要处理。
总之,在柱子毕业前,他会尽力安排好他的职业道路。
以柱子现有的成就,进入这些研究院毫无障碍。
甚至可能出现几大研究院争抢他的局面,毕竟,不到二十岁的六级工程师在国内极为罕见。
……
1955年4月,何裕柱顺利通过六级工程师考试后,依旧保持对专业知识的专注,每日往返于学校、实验室和家之间。
偶尔他会去看望李保国或杨佩元师傅,或者陪伴女朋友谢颖琪。
关于他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消息,只有身边几位亲密朋友知晓。
这一天,读完机械专业书籍后,他突然有所领悟,下意识查看了自己的系统界面。
【姓名:何裕柱】
【厨艺6级(/)】
【钓技3级(3412/500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