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渊出关之后。
琼华女帝再次召他入宫。
女帝寝宫熏香缭绕,暖房之中没有一丝寒气,令人感觉精神愉悦,身心舒缓。
“你的……长出来了?”
琼华女帝一脸娇羞的望着姜渊,欲言又止的出言说道。
“嗯嗯。”
姜渊闻言觉得有些好笑,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朕登基已有五年,今年也有三十五岁,寻常人家的女子十四五岁便已经嫁做人妇,三十五岁应该是当祖母的年纪。”
“朕虽然是一品武者,寿命悠长,三十五岁也还算是风华正茂,但是女人嘛,最怕岁月催人老。”
“朕年幼时曾放出豪言,若是有人想娶朕,需要在文治武功上全部超越我才可以,如今放眼天下,今仅有武王一人可在文治武功超越朕。”
“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朕亦不愿意过继宗室子弟为子,所以……还请武王帮朕!”
说到最后,琼华女帝目光变得闪烁,脸上的红晕越发的浓郁。
姜渊直接用行动回应,一把横抱起琼华女帝,大踏步的向着女帝寝宫深处走去。
是夜。
武王夜宿龙床,与女帝大战三百回合,杀得女帝丢盔卸甲。
第二夜。
武王再次夜宿龙床,与女帝大战五百回合,再次杀得女帝丢盔卸甲。
第三夜。
……
最后,武王搬入皇庭,夜夜留宿女帝寝宫。
三个月后。
武王和女帝大战上千回合,双方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分胜负,女帝进步明显,武王开始变得有些招架不住。
一番雨打芭蕉之后,便是骤雨初歇之时。
姜渊怀里搂着女帝,不由得感慨道:
“以前我还只是一个冷宫太监的时候,我一直想着苦练功夫,等我成为一品高手再出山拨弄风云,以残缺之身执掌天下大权,成为皇帝之下第一人,人人皆要称为我九千九百九十九岁!”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竟然爬上了皇帝的龙床,成为了皇帝的人,这般命运,还真的是令人难以预料啊。”
“九千九百九十九岁?”
“皇帝称万岁,你就比皇帝少一岁,你这小太监可真的是好大的狗胆!”
“不过我九千九百九十九岁太难听了,依我看不如就封你为皇夫,武皇九千岁如何?”
琼华女帝伸出纤细如玉的手指,在姜渊的胸膛画着圈圈,轻笑着说道。
“那都是年轻之时的玩笑之语当不得真。”
“你要是真的封我为九千岁,那朝堂上不得炸锅了?”
“而且我其实立志追求的是武学绝巅,是以武登仙,对于权势和地位,我真的没有那么在意。”
姜渊出言婉拒道。
三日之后。
一道圣旨传遍天下。
“奉天承运,女帝诏曰:”
“今有武王曹德,英姿神武,文韬武略,冠绝当世,自朕起事以来,随朕南征北战,收复故土,一统山河,其功巍巍,日月可昭。”
“自天下一统以来,武王又与朕携手开海禁、兴商业、收田地、兴教育、整吏治、改军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朕与武王相识相知相惜,同心同德同志,愿结千秋之好,今封武王为武皇九千岁,赐皇夫尊号。”
“天有日月,地有二圣,从今而后,武皇与朕携手共治天下,共享宗庙同祀之礼,同受百官朝贺之仪,共谱盛世华章,同创太平盛景。”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文武百官早已知晓姜渊补全自身,夜夜留宿女帝寝宫,又听闻今日女帝已有身孕,虽然觉得此事有些荒唐,简直开历史之先河。
但是为了女帝可以诞下储君,大业皇朝可以后继有人,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天启六年。
女帝诞下一子,取名杨乾,封逍遥王。
天启七年。
女帝诞下一女,取名杨梦,封长公主。
天启八年。
女帝诞下一子,取名杨腾,封长乐王。
天启九年。
女帝诞下一女,取名杨茜,封太平公主。
天启十年。
女帝诞下龙凤胎,取名杨安、杨瑾,封安逸王、安平公主。
五年时间,琼华女帝为姜渊诞下了三子三女。
姜渊觉得已经足够了,哪怕女帝是一品武者,但是每次生孩子也会元气大伤,生的次数多了,元气流失太多,可能会影响寿元。
姜渊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很健康,姜渊为他们在妖魔岛取来灵泉水洗礼,令他们百病全消,又以自身劲力为他们疏导筋骨经脉,为他们日后习武打下良好基础。
日后无论是他们之中的谁继承大统成为大业新帝,都不会是一个孱弱短命的帝王。
在姜渊和女帝的携手治理下,大业皇朝的国力在蒸蒸日上,但是与此同时,大业周边势力也不断地强盛起来。
北原出现了一位先天武者天狼帝,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便一统草原部落,然后蛰伏七年,使得草原人的实力不断壮大,如今时机成熟,天狼帝开始率领草原骑兵屡屡南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