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站在不远处,背对着他,闻言并没有回头:“什么东西?从哪个方向来?多远?大概有多少?”
“像是……车队?对,是车轮的声音……西北方向,离得还挺远,大概……五六公里外?引擎声听着不小……三辆……不对,好像是四辆车。速度很快,冲着我们这边来的。”
李舟紧闭着双眼,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他“看”到的画面依旧很模糊,像是信号不良的老旧电视,断断续续,但他能清晰地“听”到引擎的轰鸣声,以及轮胎碾过沙砾和低矮灌木丛的特殊声音。
李涛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腕上戴着的战术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小型的移动目标信号,正如李舟所说,正从西北方向快速接近。
“四辆。距离五点二公里。”他语气平淡地报出精确数据,“范围比在雪山上强点,能覆盖到五公里了。但是感知还是不稳定,精度太差。算你勉强及格。”他站起身,踢了踢李舟的腿,“休息十分钟,补充水分,准备转场。”
下一站,他们乘坐着那架几乎成了李舟专属“交通工具”的直升机,来到了一片水草丰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次,李涛不知道从哪里给他弄来了一匹看起来相当神骏的高头大马。
“骑马?”李舟看着那匹不断打着响鼻、用蹄子刨着地面的大马,两条腿肚子有点发软,“老李,我说……我这辈子虽然在农村长大,但是除了单车,连驴都没骑过……这玩意儿,比咱们的‘黑鲨’号还难控制吧?”
“那就从现在开始学。”李涛不由分说,直接把缰绳塞到了李舟手里。
“潜艇里空间狭小,确实用不着你跑路。但谁能保证以后执行任务,就不会遇到需要在陆地上紧急接应或者快速撤离的情况?多掌握一项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而且,在高速移动的状态下,对你保持感知力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是个不小的挑战。”
结果就是,李舟被那匹精力旺盛的马颠得七荤八素,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移位了,屁股更是火辣辣地疼,估计早就磨破皮了。
马儿在广阔的草原上肆意飞奔,强劲的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眼前的景物飞速倒退。他努力想在剧烈的颠簸中维持自己的感知力,却发现这比在静止状态下困难了无数倍,周围的一切都像是被按了快进键的电影片段,模糊不清,难以捕捉。
“别光顾着喊疼!集中你的精神!”
“看前面那片小树林!”李涛的声音贴着风声飘过来,他骑在另一匹马上,姿态稳健得像焊在了马背上,“里面有三个靶子,告诉我位置。”
李舟眯缝着眼,一边跟身下的畜生较劲,一边拼了老命集中精神去“扫描”那片遥远的小树林。颠簸、风声、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干扰源简直是饱和攻击。“他娘的……这比在极地洋捞针还难……”他心里嘀咕。
就在他感觉自己快要被颠散架,准备破罐子破摔的时候,一种极其突兀的“感觉”猛地刺入脑海。不是靶子,那感觉更冷,更硬,像是……某种被锁定的寒意!从侧前方!
“小心!”他几乎是凭本能吼出来的,同时拼尽全力猛地一拽缰绳,也不管会不会把马脖子勒断,只想让这疯狂的冲刺停下来或者拐个弯。
几乎就在他吼出声的瞬间,“砰!砰!”两声清脆的空包弹炸响,声音来源正是他感觉不对劲的那个方向,一小片半人高的草丛里。
李舟扭头一看,李涛不知何时已经勒住了马,好整以暇地停在几米外,手里握着一把训练手枪,枪口还飘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硝烟。“反应还行。”
李涛放下枪,嘴角似乎扯动了一下,但实在算不上笑容,“能提前察觉到模拟伏击,说明你的动态感知和危机预警能力开始上线了。虽然还是慢了半拍,差点让你自己成了一等功勋章上的照片。”
李舟惊魂未定,手还死死攥着缰绳,心脏咚咚咚地擂着胸腔,感觉嗓子眼都快跳出来了。“老李……你来真的啊?!”他喘着粗气,“我这要是反应再慢点,是不是就得回炉重造了?”这训练也太刺激了点吧!
“战场上没人跟你客气,敌人只会比我更快、更狠。”李涛收起枪,调转马头,“行了,别喘了,死不了。最后一站,进林子。”
最后一站,直升机把他们放在了一片原始森林的边缘。
一踏进森林,光线立刻暗了下来,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各种藤蔓枝杈胡乱交错,脚下是厚厚的落叶和湿滑的苔藓。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腐殖质和不知名植物混合的气味。
四面八方传来各种虫鸣鸟叫、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隐约的流水声,这些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噪音屏障,对感知的精细度和过滤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李涛这次的要求听起来简单:潜行,找到他事先藏好的三个不同颜色的信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