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鲨”号如同一尾蛰伏的巨兽,在幽暗的深海中悄然滑行,舰体外覆盖的尖端声呐吸音材料将引擎的轰鸣吞噬得一干二净。
战术计时器上的红色数字无情地跳动,距离李舟推算出的那个宝贵的两分钟“窗口期”,只剩下最后几分钟。指挥舱内,气氛凝重得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叶钧紧盯着主显示屏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每一秒的流逝都显得格外漫长。
“各单位注意,即将进入‘静默渗透’阶段。所有非必要系统转入待机,保持无线电静默。”叶钧的声音通过艇内广播系统传达,沉稳依旧,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锋锐,“杨涛,最后确认一遍兰卡基地的实时动态,特别是近岸防御参数。”
“艇长,”杨涛推了推鼻梁上的战术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幽光,声音平稳得像预录的报告,“根据李舟参谋提供的最新感知数据,兰卡基地外围警戒系统的主动探测功率已开始周期性下调,与预测吻合。”
“但基地近岸巡逻艇的活动频率比我们预想的要高百分之十五,推测是临时加强了警戒。另外,气象模型修正,目标区域阵风风速峰值上调至每秒七米,浪高零点五至零点七米。”
“这将导致潜入队员身体摇摆幅度增加百分之十二,声学特征在特定角度可能略微超出预设阈值。建议登陆点选择时,优先考虑背风面。”
李舟早已闭上了双眼,超感知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向外铺开。伽梵圣国兰卡海军基地的三维结构、能量分布、人员活动,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构建出一幅动态的、活生生的“地图”。
他甚至能“听”到基地内部某些大型设备运转时特有的低频震动,感受到金属结构在海风中细微的呻吟。
海岸线上那些伪装巧妙的雷达站天线在缓慢转动,每一个转动的角度和频率都被他精准捕捉;
水下声呐阵列发出微弱的周期性脉冲,像是大地的心跳;
陆地上巡逻队的脚步声、车辆引擎的低吼,甚至某些哨位士兵不耐烦的咳嗽声和低声交谈,都无所遁形。
“艇长,基地西侧,坐标B4C7,水深5米,有一处废弃的旧灯塔。”李舟的声音在指挥舱内响起,因为精神高度集中,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里的海底地形复杂,礁石密布,大型巡逻艇难以靠近,是天然的声呐盲区。”
“更重要的是,岸基监控探头的扫描扇面在那里存在一个约三十秒的固定盲区,巡逻队换防的间隔也最长,是目前看来最理想的登陆点。灯塔后方有一条被植被覆盖的干涸水道,可以直接通往基地内部围墙的薄弱点。”
叶钧的目光迅速锁定在海图上李舟标示出的位置,手指在屏幕上轻点,放大,确认。“李涛,你带李舟一起去。记住,你们只有三十秒的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隐蔽登陆并清理痕迹。装备以轻便、隐蔽为主,确保行动的突然性。一旦暴露,立即执行B计划。”
“獠牙明白!”特战队长李涛的声音铿锵有力,他转身看向身后已经整装待发的五名特战队员,包括同样换上了一身黑色紧身作战服的李舟,作战服表面似乎能吸收一切光线。
“检查装备!仔细点!微声冲锋枪,校准红外指示器;夜视仪,备用电池;战术匕首,检查固定;单兵爆破模块,保险状态;加密通讯器,信道核对。每一样都不能出问题!弹药基数,按突击标准携带,每人额外加两个烟雾弹和闪光弹。”李涛的命令简短而清晰。
队员们迅速而无声地互相检查着对方身上的每一处细节,从武器挂载到通讯设备连接,动作干练到了极致,金属和尼龙搭扣发出极轻微的摩擦声。一名队员拍了拍李舟的肩膀:“舟哥,你的手枪,保险开了吗?”
李舟低头看了一眼腰间战术微声手枪,点了点头。他只携带了一把手枪和夜视仪,他的主要武器是大脑,虽然他经过特种作战训练,但他的任务是“看路”,正面交火并不是他的强项。
黑鲨号缓缓上浮,如同一头即将捕食的鲨鱼,在距离海面不足十米时悄然悬停,艇身轻微的晃动几乎无法察觉。艇艏侧面,一个特制的投放舱口无声滑开,冰冷的海水气息瞬间涌入。
“行动!”叶钧低沉的命令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传来。
李涛一马当先,身体压低,像一片羽毛般敏捷地滑入冰冷的海水中。李舟紧随其后,獠牙六人小队迅速带上了闭式循环呼吸器,启动了单兵水下推进装置。
单兵微型电推进器发出几不可闻的嗡鸣,特战队几人如同一群融入黑夜的箭鱼,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轻柔的海浪声掩护,悄无声息地射向那座孤零零的废弃灯塔。
“左前方三十米,水下有一串小型压力传感器,从它右侧五米处通过,那里有个凹陷,水流扰动最小。”李舟的声音在小队加密频道中响起,他的指引让队伍在黑暗的水下如臂使指。所有队员在他的指引下,灵巧地避开一处处水下陷阱和疑似的声呐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