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到如今,本以为没什么危险时,突然听说苏禹为此受了伤,苏青青立刻就有些不淡定了。
她浑身的尖刺都竖了起来:兄长受伤,总得有人给自己一个说法吧?
苏禹本身就是受害者,暂且不论;苏青青没能在文官变武官这件事上发表什么意见,所以兄长受伤,也是她不愿听见的消息。
思来想去,还能怪谁?如今出了差错,总得找个主谋来顶罪吧。
苏青青紧闭着嘴唇,心里逐渐升起怒气来———秦瑞轩!
他不仅擅作主张,派苏禹前去南巡,协助寻找先太子的行踪,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居然也敢瞒下来,不让自己知道!
如果不是赵忠和派人来和她交代了个清楚,往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是不是还要等到兄长真的死在了外边,还要支支吾吾,不肯把消息说明白?
想到这里,苏青青的脸色就冷了下来:“我知道了,多谢你跑这一趟,回去告诉赵忠和大人,这几日在陛下身边谨小慎微些,此事今后就与他无关了。”
言下之意就是,她很感激赵忠和派人来告知自己有关边境的消息,就算与陛下开诚布公地对起堂来,也绝不会说出他的名字,让这位近侍白白做了吃力不讨好的牺牲。
其实小太监本来也不想掺和这样的事,然而师父有令,点名让自己来传话,他只能硬着头皮前来禀告,实际上心里有万分的不情愿。
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奴才的命不是命,传话可是个运气活儿。
如果传的是好消息,让主子贵人们听了喜笑颜开,基本上都能顺势拿些赏钱,作为跑腿的报酬。
但如果像现在这样,传的是坏消息,性情温和的主子也许还能保持体面,心里有什么不满总归关起门来再发泄;要是遇上脾气不好、向来喜欢作践奴婢的,只怕最少也要挨上几个板子,甚至因为惹了主子不高兴,丢了命也是常有的事。
想到这里,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抬起了头。
只见瑜妃娘娘虽然脸色难看,但嘴角却依旧带着笑,对自己这个奴才说话时也温声细气的,可见传闻说得没错,面前这位宠妃真是个天仙一样和善温柔的人儿。
他连忙恭敬回道:“放心吧娘娘,奴才定会把你的吩咐带到师父那儿去的。”
“好,辛苦你了。”
传完话以后,小太监得了允许起身,正要转身离开时,身后的瑜妃突然又出声叫住了他。
苏青青从怀里摸出几块碎金子,递了过去,笑道:“这次的事多谢你们师徒二人相告,小小心意,拿去和你师父一起喝杯茶吧。”
小太监有些受宠若惊,他何时见过出手这么大方的主子?
于是他连忙摆手,摇头拒绝道:“不行不行,这不合规矩……下次见着师父本人了,您再把赏钱给他吧,奴才身份低微,不敢替师父做主,擅自接下您的东西。”
想到台玉儿在内殿已经等候许久,苏青青直接把碎金子放进了他的怀里,语气里带着些不由分说的意味:“让你拿就拿着吧,哪有平白无故替人办事的道理?”
“你师父既然派你出来,就是存了培养你的心,何必推三阻四的?他是陛下身边的近侍,这活计是要做一辈子的,你以后总得自立门户去,到其他主子身边做宦官,自己在外要有些主见,别什么事情都依赖他。”
既然赵忠和卖了她一个人情,那苏青青也不介意顺带提点这小太监几句。
就像她和陛下之间有些话不能直说,得靠别人来传话一样,像赵忠和这样坐在高位的人物,想要巴结他、主动上赶着当干儿子的人也不在少数。
若是面前这个小太监做事不合他的心意,赵忠和也不会明着指出来,而是在心里失望,慢慢把这孩子给替换掉,选上其他更机灵、更聪明的小太监来培养。
苏青青这么视钱如命的人,这次丝毫不手软,直接赏了他几块黄金,也并不是只为了当作这次传话的谢礼,而是准备向小太监身后的赵忠和表示———
我同意你结交的请求了。
聪明人之间,并不需要当面锣对面鼓地互相表明心迹,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互相成为彼此的助力。
赵忠和能从先帝身边安然无恙地存活下来,成为了下一任皇帝的首席大宦官,必然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他既然主动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那就说明他对前朝后宫之内的事情都了如指掌,相信苏青青能够宠冠六宫,这次才会派人来传消息,为的就是投诚,证明自己能够为瑜妃换来利益。
而苏青青心里也明白,他们二人虽说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都得仗仰着天子过活,谁也不比谁高贵到哪儿去。
像皇后卢意,像荣妃台玉儿,像雪妃姜素雪,她们个个都出身名门,根本不会与赵忠和这样的阉人共济同舟,生怕脏了自己的裙角。
但苏青青不一样。
她有什么资格能够与其他妃嫔分庭抗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