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阳想了想说道:“唱片公司限制得太死了,我想唱我喜欢的歌,不想有太多的掣肘。”
“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你很适合到哥的工作室来,和我签约怎么样?考虑一下呗。”
“呃......”
这个邀请挺让人意外的,袁浅成立个人工作室以后都是他自己单干的,还未签过其他艺人。
刚认识那会为了“争抢”《觉醒》宣传MV的演唱机会闹了一出真人PK的戏码,熟了以后才发现那是他孩子气的一面,就跟你闹着玩呗。
虽说有点不靠谱,但人家好歹有个“音乐精灵”的绰号,古灵精怪一点很合理吧?
后来不论是黎凯事件中头一个站出来力挺程阳这个没有背景的新人,还是不断在公开场合给程阳“抬咖”,给新歌《赤伶》打call,都说明他是个很纯粹的音乐人,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现在他突然发出邀请,还真有些不太好拒绝啊。
“哥认真的和你说,我大概知道你不想走流程做练习生出道的原因,我不也自己成了工作室了嘛,但这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太难太难了。”
“别看我,我这是幸存者偏差。不过你已经拒绝了,再多说也无益,来我这里你想做什么都行,你成立自己工作室之前都算是我旗下艺人,我和陈锋的关系也不错,他不会有意见的,来吧来吧!”
哎,作为朋友,挺够意思的哈。
视频里袁浅话锋一转,又说道:“只要你每年给我写一首《达拉崩吧》这样水准的歌就可以了。”
程阳:“......”
哥,薅羊毛不带这样的。
“你这是什么表情?太容易?行,那就每个月一首。”
“当我的歌是大风刮来的是吧?”
“哈哈哈......”
“那什么,先谢谢你。”程阳认真道,“让你冒着得罪唱片公司的风险替我分担压力。还有上次黎凯那事......”
“说什么谢不谢的,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你的好意心领了,我一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怎么样都行,没必要把你也拉进来。”
留在胡笳网还不算踏足娱乐圈,那些娱乐公司再小气也针对不到胡笳网头上来。
去了袁浅的工作室就不一样了,他们一个圈子里的,会给他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虽然他本人不在意。
“哈,你一个小屁孩还挺傲,合着还不愿跟我同流合污来着,私底下看你谦虚的,都装的。”
“不是,圈子里这种风气,暂时还不到我出道的时候。”
“哟哟哟,懂王啊,你懂个什么锤子!”
“哎,你要是这么说,那我可要跟你杠一下了......”
这厮,总摆着一副大哥的臭脸孔,非得要跟你装个大逼不可!
“纵观人类音乐发展史,就能发现一个趋势:音乐逐步从贵族、特权阶级的专享精神娱乐,走进平民百姓家庭,成为普通大众茶余饭后的消遣......”
“......从歌剧院到数字音频,不难看出技术爆发对音乐形态的影响,这加速了音乐平民化、通俗化的进程......”
“......当下,正是科技革命,技术爆炸的前夕,现在的音乐形态将面临着重大的冲击和变革,科技改变生活嘛,音乐不也一样?元宇宙线上演唱会、虚拟歌姬、AI编曲......音乐行业何去何从?唱片行业会不会彻底消失?”
袁浅隔着屏幕听到程阳的高谈阔论,一个头有两个大,为什么突然跟他在电话里开启这么中二的话题?
搞得很像两小儿辩日似的。
“停停停,你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要不你去写科幻小说算了。”
程阳笑了笑,让你再小看人。
不过这些也不算是胡乱吹牛的。
穿越前程阳就在音乐圈碰了一脑门包,许多东西都看得透。
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传统的唱片发行模式构成挑战,内卷严重,歌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另一方面,网络上声乐教学内容极大的丰富,以及各种编曲修音软件的涌现,拉低了音乐行业的门槛。
大量的普通人都能以共创作品的方式进入音乐圈,通过网络音乐平台发布自己的翻唱、原创作品也能获得很高的人气和收益。
泛音乐时代即将来临了。
虽然这些歌手大部分栖息于ACG领域,但是已经看到未来的样子,音乐也可能像网络文学一样,成为更加低门槛、个性化、通俗化的表达方式。
在蓝星,已经有不少歌手在内容和形式上尝试着适应这样的改变,推出了一些先锋性,试验性的作品。
比如,李玉岗老师和迷你机乐队合作推出的国风赛博朋克MV——《东方不败》。
袁浅好没气地叫停了程阳的长篇大论,捏了捏眉心,说道:
“不过,现在我知道你为什么能写出《达拉崩吧》这种二次元风味爆表的歌了,不错、不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