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它们一块块堆叠上去,逐步往上形成那种半圆形的窑体构造。
尹星茗蹦跳着帮她递砖头,一双小手已经被凉丝丝的泥染得灰灰黄黄。
等他们两人合力将墙垒到齐腰高的时候。
姜莺转身拿起一根削得平滑、末端微微带点弧度的细长木棍。
“像这样的热量更容易流通。”
她说着,指了指自己刚划好的痕迹。
尹星茗站在旁边目不转睛地望着。
接下来是往墙外抹第二层泥。
这一层泥调制得比原先稀一些,里面混入了大量的细沙。
姜莺一边搅拌着泥浆,一边解释道:“这层必须薄而且均匀,不然会影响后期的效果。”
尹星茗则拿起一块旧木板,小心翼翼地在表面来回拂过。
她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鼻尖几乎贴到墙壁上,眉头也皱成了小疙瘩。
最终当她站直身子满意地望着自己的成果时,额头上还留有一道新鲜的泥痕。
做完这一步之后,整个面包窑就必须晾晒风干好几天才能正式使用。
这段时间里,尹星茗惦记得紧,几乎每天都跑过来看看。
“你快看啊,今天是不是更干了一点?”
“明天会不会就能用了?”
这一天。
阳光明媚,微风吹过草梢,小姑娘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着略显粗糙的窑壁。
随即睁大眼睛眨了眨眼。
那手感似乎和平常不大一样!
她惊喜极了,飞快跑到屋子那边喊来姜莺。
两人一起蹲在窑前细细检查。
“哎呀,真的是差不多完全干了!”
姜莺笑着拍了拍女孩的小脑瓜。
既然条件已经符合要求,那就别耽误时间了!
于是她立刻开始带着尹星茗做些简单的小饼干练练手艺。
她们回到厨房,把事先准备好的黄油取出放到碗中,让它慢慢回温变软。
姜莺用搅拌器将黄油和白糖一同打搅匀开。
“要一直不停地搅动哦,不能停下来。”
她一边动作,一边耐心说明。
“你看它是不是渐渐变得蓬松发白了?”
尹星茗点点头,盯着黄油团越涨越大,颜色也在不断变化,最后几乎像雪般洁白柔软。
然后便是加入蛋液的过程。
姜莺特意握起她那只握不住筷子的小手。
带着她一点点将打好的蛋液分次倒入混合物之中。
“记住要慢一点来,别心急!”
她说,“要是倒得太猛的话会跟油分层的。”
尹星茗用力咬住下唇。
她看到搅拌出来的面糊越来越丝滑顺畅。
轮到最后一步加面粉时,姜莺轻轻敲了敲桌上的面筛,笑着说:“要轻轻筛下去哦,别一股脑全加进去了,不然会结成疙瘩的。”
尹星茗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姜莺刚才的手法。
用双手将那团面疙瘩反复揉搓、翻拌。
不过才揉了几下,她就惊喜地发现原本黏糊糊的面糊竟在自己掌心渐渐融合成了一团柔软的光滑面团。
姜莺接过这个刚刚揉好的面团,手法娴熟地给它包上一层洁净的油纸。
“现在得让它安静休息一下了。”
她边说边将包裹严实的面团放在一旁。
“这样醒过的面在后续烤制过程中才会定型得好,形状才会漂亮。”
接下来,她们来到后院,点燃了那座小窑内一点微弱的小火。
柴火一开始燃烧并不剧烈,几根松枝噼噼啪啪作响。
橙红色的火舌微微摇曳。
随着时间的推移,窑一点点被这温暖包围。
“起初这段必须得用文火慢慢来,”姜莺一边看着柴火缓缓升起的烟气,一边向身旁的尹星茗解释,“不能操之过急,只有这样,才能将藏在泥墙内的湿气赶走。”
她随即拿起了长柄的铁夹,轻手轻脚地调整起柴火的位置。
随着燃烧愈发猛烈。
窑墙上的陶土在这持续升温的过程中渐渐变了颜色。
等到墙面逐渐烧成了通红的状态时。
姜莺果断放下铁夹,抄起铲子开始动手。
把堆积在窑中的炭渣一股脑全部清理出去。
“接下来该测下温度了。”
她开口说道。
说罢,她顺手抓了一小把细碎的木屑,毫不迟疑地抛进炽热的窑口。
只见那一瞬火星四溅,“砰”地蹿起一团高高的明亮火苗。
“瞧,温度正合适。”
她满意地点点头道。
一旁站着的尹星茗紧张地拉了拉自己的围裙,站在原地不敢说话。
眼神死死盯着动作利落的姜莺,只见她一手持铲子稳定火势,另一只手里正一片片地将之前准备好的饼干胚逐一小心放入窑中。
尹星茗的心里其实已经开始暗暗盘算着这些饼干出炉后的用途。
“等会我一定要挑些回去,给我娘尝尝,让她也尝尝我的手艺!”
正当她沉浸在遐想中时,突然想起最近母亲正好计划回京城。
如果亲手做一些好吃的饼干带给母亲的话,既能讨母亲喜欢,还能由母亲带到京城送给父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