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茂的枝叶层层交叠,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遮天蔽日。
叶片呈椭圆形,边缘光滑,背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绒毛,能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这是它在漫长岁月中进化出的生存智慧。
每一片叶子都像是承载着岁月的故事,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诉说着过往的沧桑:某年遭遇蝗灾,半数叶片被啃食,却在来年长出更繁茂的新叶;某年干旱,叶片卷缩如拳,却凭借深入地下数十米的主根,汲取到深层的地下水。
蓬勃的生机从它的每一寸树干、每一片树叶中汹涌澎湃地散发出来。
邱癫子能“闻”到它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让周围百米内的空气都格外清新——这便是它守护这片土地的方式,悄无声息却从未停歇。
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都点燃,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古老的气息,滋养着周围的生灵:树下的青苔长势旺盛,树干上的寄生兰年年绽放,甚至连附近的房屋,都比别处更不易滋生霉菌。
邱癫子抬眼望去,只见大黄莲树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轻轻触动,巨大的树冠缓缓向一侧倾斜,幅度细微却坚定——这需要调动海量的能量,让一侧的枝条伸展,另一侧的枝条收缩,如同一个巨人在微微侧身。
那动作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却精准地传递出一种跨越物种的默契,如同老友间的一个眼神便能心领神会。
一人一树,虽相隔数百米的遥远距离,却在这无声的交流中,达成了一种灵魂深处的共鸣。
邱癫子能“感觉”到黄莲树的意识——那是一种历经千年的沉稳与包容,没有人类的急躁与偏见,只有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仿佛彼此早已相知千年,有着无需言说的理解:你所忧的,正是我所护的;你所求的,正是我所能给予的。
《蜂花柬》的神秘力量,在此刻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绽放出令人颤栗的灵异特性。
邱癫子的神魂与黄莲树的意识彻底连接,他能“看到”黄莲树的每一条根须在地下延伸,每一片叶子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甚至能“感知”到它数百年前吸收的第一滴雨水,如何参与到今天的生命循环。
光芒虽淡,却足以照亮黑暗——那是人与自然相通时,绽放出的智慧之光。
而周遭的这五棵大树,也仿佛被这股力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灵魂。
它们的枝叶同时颤动,向黄莲树的方向微微倾斜,如同在致敬。
周身散发着奇异的光芒——那是叶片反射阳光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形成肉眼可见的光晕。
叶片在光中闪烁,与邱癫子一同卷入这场神秘莫测的事件之中,开启了一段超越常人认知的奇幻旅程,共同谱写着人与自然的传奇——这传奇里,没有征服与被征服,只有理解与共生。
大黄莲树的意识流入邱癫子的脑海,清晰而直接:“我已偏开树冠,可借竹根地网,将柴房的影像传与你。”
它的意念中没有多余的修饰,如同上古的铭文,简洁而有力。
这便是大黄莲树给出的方案:在竹林与其他树木的协助下,它将缓缓偏开树冠,让那间柴房摆脱树荫的笼罩,暴露在天光之下——阳光是最好的“光源”,能让植物的“视觉”更清晰。
同时,周围的竹根、草茎、甚至苔藓,都将作为“像素”,共同构建出柴房的影像,为邱癫子争取短暂的观察时机,如同掀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植物的修炼风格向来直截了当,不尚虚言,一旦应允,便立即付诸行动。
邱癫子能“看到”地下的竹根开始剧烈活动,须根末端膨大,如同无数只眼睛;地面的苔藓改变颜色,形成明暗对比;甚至连柴房屋顶的瓦缝中长出的杂草,都调整了叶片的朝向——它们都在为传递影像贡献力量,根茎在地下悄然蠕动,枝叶在空中缓缓调整,展现出惊人的执行力。
留给邱癫子窥探柴房风水玄虚的时间极为短暂,或许只够人眨几下眼睛,短暂得如同流星划过夜空——毕竟调动如此多的植物协同工作,对黄莲树的消耗极大,最多只能维持十息。
但在邱癫子的感知中,这段时光却比抽两袋烟还要漫长,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水不暖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