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念一走,女人们顿时凑到了一起。
一个军属一边择菜,一边感慨,“年轻人,就是体力好。不像我们家那口子,晚上躺下,这边还没洗漱完呢,那边已经打起呼噜。也不知道是真睡还是假睡。”
这种话题,乔温雅是从来不参与的。
但不妨碍她在一旁静静地听。
于秀一向大大咧咧,啥话也敢往外说,“你们看陆营长,这鼻梁骨,这大长腿、这腰这胯……满营地,你能找出第二个?我听说,他负重伏卧撑一口气做四五百个,都不待歇一歇的。”
乔温雅看了于秀一眼,慢条斯理地说:“这算什么?前几年狼群袭击咱们营地那回,小陆一拳就打死了一头狼。”
“出去巡哨,别人都三不五时遭遇一回狼,跟着小陆一回都遇不到。他们说,那些狼也认人,看见小陆都躲着走。”
于秀笑得一脸贼气,“哎哟这小苏妹子,真是好福气。”
这回连乔温雅也忍不住笑了。
食堂里一片笑声。
刘政委媳妇刘严氏突然问道:“温雅妹子,我听说,小陆打算让小苏回京市一趟,这个项目和人员安置,先让你负责?”
其实当时还说让她协同管理的,但是被她拒绝了。
她又大字不识一个,除了知道炒菜放油、淡了放盐,别的都不懂。
让她管,她也不敢。
小陆就安排了于秀帮忙。
乔温雅仍然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里是小苏费了心血搞起来的,我哪能说管就管了?不过就是她回京市这段时间,先暂时替她看着罢了。”
另一个媳妇子说:“其实照理来说,这事儿嫂子你来最合适,毕竟这营地里可是孟团长最大。”
要负责一个营地的项目,不就得谁的男人官最大,谁家媳妇就理所应当是那个主事人吗?
所有人都看向乔温雅。
乔温雅神色淡淡的,“这些东西,可都是小苏掏腰包自己买来的。谁花钱,谁就说了算。”
于秀接着说:“不说是这个项目,上面已经批下来了吗?钱都直接到账,说是今天就能运一批物资进来呢。这样就不用花小苏的钱了吧?”
其他媳妇都不参与这种讨论。
因为就算乔温雅和苏念都不管,这种事也轮不到她们身上。
再说,有好几个媳妇都不识字。
有些只上过小学,连数字都算不明白,也不可能插这个手。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事干好了,有天大的好处。
乔温雅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坚持说:“小苏一看就是那种很精明强干的人,这件事,她做最合适。要是她和小陆都想让我帮忙,我就先帮着。等她从京市回来,我再交给她也行。”
她不是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人。
这件事,看着是挺容易的,可真想干好,却是难上加难。
她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
老孟是团长又怎么样?
这又不是夫妻寨,还能搞夫唱妇随那一套。
无论别人怎么说,乔温雅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
再说她侄儿还在这里呢。
这几个媳妇子,一听说这件事,都想着把自己亲戚家的孩子带过来。
要是她把这事管起来了,肯定得重用她侄儿。
重用了她自己的侄儿,别人呢?
这些知青,都是来吃苦下力的,一个个要都想着攀关系、扯裙带,那谁还愿意干活?
她已经因为侄儿的事失了公允。
以后真把这事儿接过来,也已经做不到公平公正。
这段时间,她就先顶一顶。得先把水彻底搅浑了,才能给小苏创造立威的机会。
于秀回家的时候,就忍不住和二营长唠叨了几句,“哎呀我还想着,要是温雅嫂子能管了这事儿,我也把家里那几个小的都带过来。这里虽然条件苦了点,到底在身边,知根知底的照应着,心里也踏实。”
家里有几个孩子刚毕业,响应号召要到农村去锻炼。
可都是才十几岁大点的孩子,人生地不熟的,谁能放心呀。
尤其家里的女孩子,更舍不得让她们自己一个人,去那深山老林里开荒种地去。
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孩子太小,不懂事,被坏人三言两语骗了身子,又该怎么办?
二营长不以为然,“那就带过来呗。反正也需要知青呢,谁来不是来?”
于秀顿时高兴了,“真的呀?那我就托人给老家发电报了。”
不止于秀,军属大院里,几乎所有人都想办法给家里发去了电报。
苏念在把食堂交给乔温雅的隔天,陆川就开着车,把她送出了营地。
陆川一边开车,一边叮嘱苏念,“你这一趟,任务不轻,首先得注意自己的安全。那把枪带好了吗?”
苏念赶紧把枪从包袱里拿出来,“带着了。”
“嫂子是个明白人,她知道该怎么做。这边你放心就是了,先由着她们折腾,等你回来再收尾,到时就没人再敢说什么了。”
陆川说一句,苏念就应一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