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连环杀人案的阴云,沉重地笼罩在省厅刑侦总队上空。沈青云带领着研判小组,夜以继日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查、碰撞,试图从茫茫人海中揪出那个幽灵般的凶手。
然而,凶手似乎察觉到了风紧,亦或是改变了作案节奏,在接下来的一周多时间里,周边省份包括本省,都未再发生特征完全吻合的案件。这种反常的平静,非但没有让人放松,反而更添了几分压抑,仿佛暴风雨前的死寂。
沈青云没有丝毫松懈,他反复研究已有的案件材料,试图更深地钻进凶手的脑子里。他注意到,在部里通报的系列案件中,有两起发生在不同省份的案件,受害者遗体被发现的现场附近,都曾有过路人反映,在案发前一两天的夜间,看到过一个形迹可疑的、骑着旧款黑色摩托车的男子在附近徘徊。但由于描述模糊,且摩托车太普通,当时并未作为重点线索。
“摩托车……”沈青云盯着地图上那两个被标记的地点,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跨省流窜,使用摩托车作为短途交通工具,机动性强,且比汽车更不起眼……”
他立刻调整排查方向,要求各市在梳理类似案件和排查相关人员时,将拥有或经常使用摩托车,尤其是旧款黑色摩托车,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特征。
就在沈青云全力调整侦查策略的当天下午,一起突发的案件,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僵局!
滨江市,与本省接壤的一个地级市,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二十八岁的女性夜班护士,在下班回家途中失踪,其遗体于次日清晨在郊区一个废弃的砖窑内被发现!死状极其凄惨——双手被反绑,身中十余刀,且有遭受性侵的痕迹。其捆绑方式、伤害部位,与公安部通报的连环杀人案特征高度吻合!
更重要的是,滨江市局在现场勘查时,在受害者紧紧攥着的手心里,发现了一张被汗水浸透、揉成一团的小纸条!
纸条上用打印的宋体字,清晰地写着一行令人不寒而栗的字:
“下一个,在你们省城。游戏继续。”
死亡预告!
凶手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公然向警方发出了挑衅!目标直指本省省会——滨州市!
消息传来,整个省厅为之震动!公安部专案组指挥部的电话直接打到了秦卫国这里,要求我省立刻启动最高等级响应,严防死守,绝不能让凶手的挑衅得逞,务必在其再次作案前将其抓获!
压力如同泰山压顶般袭来。
秦卫国第一时间召集全支队骨干,脸色铁青:“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这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这是对我们全省公安干警的公然挑衅!部里盯着,全省人民看着!我们一支队,必须给我顶上去!从现在起,取消一切休假,全员进入战时状态!”
他看向沈青云,目光灼灼:“青云,你对这个案子研究最深,前期研判也最有心得。现在凶手把战书扔到我们脸上了!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精准的侦查方案和布控建议!各大队、技术队,全力配合沈副支队长的工作!”
“是!”所有人齐声应道,气氛肃杀。
沈青云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但他眼神依旧冷静。他走到会议室前方,操作电脑,将滨江市案发现场的照片、那张纸条的特写,以及之前系列案件的材料,同时投射到大屏幕上。
“各位,”沈青云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凶手的嚣张,恰恰暴露了他更多的信息。”
他指着那张纸条的图片:“打印字体,无法进行笔迹鉴定,说明他谨慎。但选择用这种方式预告,说明他极度自信,甚至自负,他享受这种将警方玩弄于股掌的感觉,这符合我们之前对他‘心理变态,追求掌控感’的侧写。”
“他将目标指向省城滨州,”沈青云切换到大比例的省城地图,“这并非盲目选择。滨州人口众多,流动人口复杂,监控网络虽然密集但仍有盲区,这为他提供了作案和隐藏的空间。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对滨州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甚至可能近期就在滨州活动过!”
他放大滨州市的交通枢纽和城乡结合部区域:“根据其流窜作案、可能使用摩托车的特征,我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以滨州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立刻对所有旅馆、出租屋、网吧、洗浴中心等落脚点,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排查单独住宿、行为异常、携带摩托车或相关工具、有性犯罪或暴力前科的人员!”
“第二,全面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尤其加强对夜间独行女性的保护,在重点路段、偏僻区域增设临时卡点和巡逻警力,提高见警率。”
“第三,协调交警、交通运输部门,对进出滨州市的各主要路口、国道、省道,尤其是允许摩托车通行的路段,进行严密盘查,注意发现骑乘旧款黑色摩托车的可疑人员。”
“第四,技术部门,对滨江市案发现场提取到的所有微量物证,进行加急、深度检验,尤其是那张纸条本身,看看能否在纸张、油墨、折叠方式上找到来源线索。同时,重新梳理我省近期所有未破的、针对女性的轻微伤害、猥亵、抢劫未遂等案件,看是否有并案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