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城。
朱元璋看着天上的画面,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
“好一个司马懿!”
他眼中满是欣赏之色。
“你们都给咱看清楚了!”
朱元璋指着天空,对着身边的文武百官大声说道。
“什么叫顶级谋臣?这就叫顶级谋臣!”
“不光要有运筹帷幄的脑子,更要有亲自下场干脏活累活的觉悟!”
“为了一个情报,甘愿假扮流民,吃糠咽菜,潜伏敌后三天三夜!”
“这股子狠劲,这股子韧性,咱喜欢!”
“这才是能干成大事的人!”
他身旁的蓝玉也是连连点头,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此人能屈能伸,确实非同一般。”
朱元璋哼了一声,目光扫过群臣。
“咱问你们,那蜀汉的诸葛孔明,据说也是个厉害角色,你们觉得他能不能上榜?”
“能排在第几?”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大明将领们议论纷纷。
“诸葛亮火烧赤壁,借东风,草船借箭,名气比这司马懿大多了,肯定能上榜!”
“没错,我猜至少前五!”
就在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什么诸葛亮,什么司马懿!”
只见大明开国猛将常遇春一步跨出,满脸不屑。
“不过是些前朝的冢中枯骨罢了!”
他挺起胸膛,声音如同洪钟大吕。
“要论辅政大臣,谁能比得上我大明的开国元勋?”
“陛下,臣敢在这里把话放下!”
“这辅政榜的榜首之位,必定出自我大明!”
“不是李善长,就是徐达大哥!”
“其他人,通通都得往后稍稍!”
常遇春这番霸气侧漏的宣言,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常将军说得对!”
“我大明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榜首之位,舍我其谁!”
“没错!第一必须是我大明的!”
群臣激昂附和,声浪震天。
朱元璋听着众人的豪言壮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缓缓抬头,再次望向天穹。
朱元璋面露期待。
大唐,太极殿。
与大明皇城的喧嚣激昂不同,此地的气氛要沉静许多。
但若是细看,便能发现那份沉静之下,涌动着的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呵呵。”
龙椅之上,李世民看着天穹之上,司马懿率军夺回三城,大魏旗帜重新飘扬的画面。
发出了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满朝文武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他们这位陛下,心思深沉如海,寻常人根本揣摩不透。
“打了这么多年,分分合合,就为了那么点地方。”
李世民终于开口了,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真是……可笑。”
他这话,并非针对司马懿,而是针对那个英雄辈出,却也纷乱不休的时代。
在他看来,三国鼎立,听着威风,实则不过是过家家罢了。
真正的天下,应该是大一统的煌煌盛世!
就像他的大唐!
“这司马懿,确实是个人才。”
李世民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嗒、嗒的声响。
“只可惜,生错了地方。”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子睥睨天下的霸气。
“若他生在我大唐,朕直接给他百万兵马,让他放手去干!”
“什么曹魏,什么蜀汉,什么东吴!”
“早就一波给它推平了!”
“哪里还需要像这样,为了区区三座城池,又是假扮流民,又是钻狗洞,搞得如此狼狈?”
李世民的话语,让殿下的大唐群臣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身为大唐人的骄傲与自豪。
是啊!
一个分裂的时代,哪怕再顶尖的人才,能发挥出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哪比得上他们大唐!
国力强盛,兵锋所指,四海臣服!
“陛下说的是!”
一个粗豪的声音响起,正是那混世魔王程咬金。
他扛着自己的大斧子,从队列中一步跨出,瓮声瓮气地说道:
“俺老程也觉得,这司马懿虽然有点东西,但也就那样!”
“要说厉害,还得看咱们大唐的!”
“房相,杜相,哪个不比他强?”
“还有英国公,卫国公他们,哪个拎出来不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
程咬金说着,还得意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这什么辅政榜,要是没有咱们大唐的人,那可就太没含金量了!”
他这番话,说得是豪气干云。
可李世民听了,却是眉头一皱,一个凌厉的眼神扫了过去。
程咬金顿时感觉脖子一凉。
他嘿嘿干笑了两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麻溜地缩回了队列之中,不敢再多言。
这老货,又说错话了!
李世民收回目光,淡淡地开口解释道:
“朕只是感慨英雄生不逢时,并非觉得我大唐不如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