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的菜苗刚窜出三寸高时,林澈收到了一封来自镇南王的信。信是用鸽羽传书送来的,信纸边缘还沾着海盐的气息,上面说海外近来异象频发,渔民在雾中看到浮空的岛屿,船上的罗盘会突然失灵,更有甚者,说听到雾中有诵经声,像是某种古老的祭祀。
“与灵犀玉那晚的影像对上了。”苏凝将信纸平铺在学堂的案上,指尖点向信中描述的方位,“就在北纬三十三度的洋流交汇处,正是古籍记载中‘瀛海遗洲’的位置。”
小石头蹲在案边,用炭笔在纸上画着想象中的仙岛,画到岛顶的光柱时,突然想起悬空岛的水晶塔:“那里会不会也有调节天轨的东西?就像天衡仪那样?”
林澈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灵犀玉在怀中微微发热,玉面的星图上,瀛海遗洲的位置正伸出一道纤细的光枝,与天轨的主脉相连,像是新生的嫩芽。“不止是调节。”他指尖抚过那道光枝,“天轨在生长,这座岛是它的新根。”
出发前,镇民们往他们的行囊里塞了满满当当的东西:王婶的糖糕、李叔的草药、阿秀新绣的平安符,连阿宝都把自己最宝贝的贝壳串挂在了布偶脖子上。赵猛牵着三匹快马送到码头,反复叮嘱:“要是那岛上有好吃的海产,记得给孩子们带点回来。”
渡船在海上行了七日,越靠近瀛海遗洲,雾气越发浓重。雾是乳白色的,带着淡淡的檀香,能见度不足三尺,船桨划水时,会惊起成群的银鱼,鱼身泛着荧光,在雾中划出转瞬即逝的光痕。
“这雾不对劲。”船夫是位老海客,皱纹里都藏着盐粒,他指着船舷边凝结的水珠,“你看,雾水落在手上是暖的,像是……像是浸过温泉。”
林澈伸手接住一滴雾水,灵犀玉突然发烫,水珠在他掌心化作一颗微型星图,图中瀛海遗洲的轮廓清晰可见,岛中心的山峰里,藏着一团跳动的金光,与天轨新枝的源头完全重合。“是‘暖雾’,由地脉暖气与天轨灵气交融而成,能滋养生灵,也能迷惑方向。”
第八日清晨,雾突然散去。一座岛屿赫然出现在前方,岛身被碧绿的植被覆盖,山顶的光柱穿透云层,在海面投下巨大的光斑,光斑中漂浮着无数发光的海草,随波摇曳,如同流动的星轨。
登岛时,脚下的沙滩是罕见的粉色,沙粒中混着细小的贝壳,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岛上的树木与大陆截然不同,树干泛着珍珠母的光泽,叶片呈星形,脉络间流淌着淡金色的汁液,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是‘星叶木’。”苏凝摘下一片叶子,汁液滴在掌心,竟化作一颗小星星,绕着她的手腕转了一圈,“《海外异志》里提过,只生长在天轨与地脉交汇的灵地。”
沿着光柱指引的方向深入岛屿,他们发现林间的空地上散落着许多石雕,雕的都是人身鱼尾的模样,手中捧着星盘,眼神虔诚地望向山顶。石雕底座刻着与定慧寺相似的梵文,只是笔画更古老,带着原始的神秘感。
“是上古海神的信徒。”林澈抚摸着石雕的鱼尾,上面的鳞片纹路与天轨新枝的走向完全一致,“他们曾在这里祭祀天轨,这些石雕是‘引灵阵’的一部分,能聚集海雾中的灵气。”
行至山腰,雾气再次弥漫,却比海上的暖雾更浓郁,其中夹杂着细碎的光点,落地后便化作小小的灵体——有的像飞鸟,有的像游鱼,甚至还有迷你版的石狮,围着三人好奇地打转,却不伤人。
“是地脉灵气所化的‘灵影’。”苏凝的墨玉在雾中泛着紫光,灵影们被光芒吸引,纷纷凑过来,在她指尖跳着奇特的舞蹈,“它们没有实体,却能反映出岛屿的记忆。”
跟着灵影前行,前方出现一片澄澈的湖泊,湖水呈现出梦幻的淡紫色,湖中心的石台上,漂浮着一朵巨大的花苞,花苞周围环绕着七颗明珠,明珠的光芒与山顶的光柱相连,正是天轨新枝的能量源头。
“是‘天胎花’。”林澈的灵犀玉突然飞至花苞上方,玉光与花苞产生共鸣,“传说天轨延伸新枝时,会在地脉尽头孕育此花,花谢后能结出‘轨核’,稳固新的天轨分支。”
湖岸边的雾中,突然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个身披鳞甲的人影从雾中走出,身高丈余,手持三叉戟,面容是石雕上的人鱼模样,只是双眼泛着红光,显然被邪气侵染。
“是守护灵影的‘海卫’。”苏凝握紧墨玉,“它把我们当成了入侵者。”
海卫挥动三叉戟,湖水中立刻升起无数水箭,射向三人。林澈将灵犀玉的光芒化作光盾,水箭撞在盾上,化作漫天水雾。小石头突然发现,灵影们在海卫身后盘旋,像是在传递某种信息——它们对着花苞的方向焦急地转圈,又对着海卫的双脚比划。
“它的脚被东西缠住了!”小石头指着海卫的脚踝,那里缠绕着黑色的水草,水草上的纹路与噬灵教的蛇符如出一辙,“是蚀灵瘴变异成的‘缚灵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