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江户湾的积雪尚未融化,极光却再度撕裂天幕。
这一次,它不再温柔流转,而是如一条断首巨龙自北穹俯冲而下,头颅断裂处喷涌紫黑血雾,尾部深深扎入北海深处。
整片海域仿佛被无形之力搅动,浪涛低吼,冰层龟裂,连空气都弥漫着铁锈般的腥气。
钦天监正卿踉跄奔上高台,官帽歪斜,声音发颤:“官家!此象主‘外邦伏诛,龙气归中’!乃大宋一统四海、万邦来朝之吉兆啊!”
百官闻言纷纷跪拜,山呼万岁。
唯有赵构站在风口,玄金龙袍猎猎作响,眸光却冷得像极地冻土。
他盯着那道诡异极光,手中白玉佩残片仍在掌心微微震颤——那是祭天时碎裂的信物,与海底青铜手臂同频共鸣。
“吉兆?”他冷笑一声,指尖划过海图上的倭国列岛,“龙骨未醒,岂容小丑跳梁?这光……是警告。”
话音未落,脑海轰然炸响系统提示:
【灭国之战·最终阶段开启:歼灭倭国中枢政权,完成度0%】
赵构瞳孔骤缩。
他早知倭患未清,藤原赖通盘踞京都,仍掌控天皇与神器诏书,若不彻底铲除,北征极地之时必遭背后捅刀。
他转身望向帅旗之下静立的赵鼎。
老丞相已换上银鳞软甲,手持羽扇,目光沉如古井。
“官家,”他缓缓开口,“倭患不除,北海远征必受掣肘。况其百年窃据神器,蛊惑民心,若任其苟延,终成心腹大患。”
“相父所言极是。”赵构抬手一挥,龙旗猛然调转方向,由北向南,“传令三军——暂缓北征,全军南下!朕要亲率雷霆舰队,踏平京都!”
号角破空,战鼓雷鸣。
三日后,五艘“镇海级”巨舰破浪而来,舰首镶嵌青铜龙头,炮口漆黑如渊。
每艘船皆装配十二门重型火炮,可发射燃烧弹、链弹、霰弹,乃“万物兴邦系统”兑换的巅峰之作。
随行还有三百辆“冰橇炮车”,可在雪地高速滑行,专为山地攻坚设计。
但赵构并未强攻九州门户。
他命工部精锐将火炮拆解,由飞鸢哨(空中侦察部队)指引路线,以热气球吊运至近江高地——那里俯瞰琵琶湖,正对藤原军最后据点。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
工匠们在雪地中埋头组装,油灯映照着钢铁构件泛出幽光。
林九娘亲自督阵,皇城司穿梭林间,清除潜伏忍者。
石川忠雄则率东海水师封锁湖面,铁索横江,火箭巡弋。
黎明前一刻,三百门“雷霆炮”全部就位。
当第一缕晨光洒落在山城之上时,大地突然颤抖。
轰——!
三百道火舌同时喷射,燃烧弹划破长空,精准落入敌营。
竹栅鹿角瞬间化为灰烬,粮仓起火,马厩炸裂,武士们惊叫四散,还未拿起刀剑,就被气浪掀翻在地。
天守阁的金顶也被引燃,烈焰腾空而起,宛如一座焚罪之塔。
“官家,”林九娘单膝跪地,汇报战况,“敌军指挥系统已瘫痪,藤原军开始溃逃。”
赵构负手立于旗舰甲板,凝视那座燃烧的城市,眼神没有丝毫波动。
就在这时,一道纤影快步而来。
藤原千夏身披素色战袍,腰悬家传短刀,双目赤红却坚定无比。
“官家!”她单膝跪地,“臣请入京劝降!我尚持父亲亲授玉符,可通行三关!若能兵不血刃瓦解其党羽,何须再添杀孽?”
众将哗然。
赵鼎皱眉:“你乃藤原嫡女,一旦入城,恐遭反噬。”
“正因为我是藤原之女,”她抬起头,声音清越如钟,“才更该亲手斩断这百年罪根!”
赵构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准。但你只带十人入城,若有异动,雷霆炮立刻覆城。”
“谢官家。”她起身,转身离去,背影决绝。
三日后,京都东市。
藤原氏祖祠大门洞开。
千夏手持玉符步入祠堂,身后跟着两名皇城司。
族中长老齐聚,个个面色阴沉,刀不出鞘,杀意已满。
她站定中央,取出《东瀛归化疏》,朗声宣读。
字字如刀,句句泣血,揭尽藤原三代摄政、架空天皇、献祭少女换取权势之罪。
“……吾父赖通,执迷不悟,欲以傀儡之君抗天命之统。今我藤原千夏,以嫡女之身,断此孽缘!”
她猛地抽出短刀,斩向供桌横梁!
咔嚓——
千年樟木应声断裂,祖先牌位哗啦倒地。
“我父以血祭少女换权三十年,今日我以血洗耻!”
说罢,她反手割破手掌,鲜血滴落在族谱残页上,随即投入香炉。
火焰冲天而起,照亮整座京都市街。
“自今日起,藤原家退出摄政之位,归顺大宋天子!有不服者——”她环视众人,厉声喝道,“与此桌同下场!”
无人敢动。
而在皇宫深处,藤原赖通接到急报,脸色惨白如纸。
他死死攥住那份密诏,一步步退入内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