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耕刚踏入“闲客居”的青石板院,便见慕秋瑾、徐公良与徐庄围坐在青石方桌旁。徐泰玄背着手立在老槐树下,目光仍望着东城门的方向,院外仿佛还残留着金色光柱划过的淡影。
“总算赶回来了。”徐泰玄转过身,语气带着几分不容错辨的凝重,“今日叫你们来,自然有要事。还是先听听你们这段时日后勤保障任务的完成情况吧!——眼下守城全靠这些符箓、丹药和法器撑着,半点马虎不得。”
他看向岩耕,语气带着期许:“岩耕,绘制符箓,完成得怎么样?”
岩耕立刻从腰间储物袋中取出一叠泛着淡金色灵光的符箓:“回族长,我已能稳定保持在四成的成功率绘制一阶中品‘金针符’与‘金刚护体符’等符箓,偶尔还能出上品符箓。按要求上交三成成品符后,目前还略有盈余。”
徐泰玄拿起一张“金针符”凑到眼前,目光扫过符纸上连贯流畅的篆文,见纹路无断点、灵力分布均匀,当即满意点头:“不错!符箓一道最忌心浮气躁,你能在战事紧张时沉下心钻研技法,这份定力难能可贵。”
话音刚落,他的目光转向慕秋瑾与徐公良,语气多了几分急切:“你们俩的丹术进展如何?守城物资损耗极大,疗伤、补灵的丹药现在最是紧缺,前线每天都在催要。”
慕秋瑾将一只白瓷瓶推到桌中央,瓶塞刚启,一股清苦却温润的药香便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我与公良合力炼制了三百余颗‘回元丹’,其中一阶上品占四成;还尝试炼制了四十颗‘愈伤丹’,成功率仅三成,已按任务要求足额给城防营送去。”
“只是丹炉不够用。”徐公良补充道,语气带着几分惋惜,“如今只剩三座可用,我们只能轮流炼制,效率难免受影响。”
最后,徐泰玄的目光落在徐庄身上,少年面前摆着几柄修复到一半的长剑,剑刃上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铜锈。“小庄,法器修复之事如何?”
徐庄立刻起身回话,语气里藏着几分自豪:“族长您放心,这三日我已修复了八十余件法器,大多是长剑、盾牌这类常用兵器。其中二十件受损严重,需用‘补灵液’浸润三日才能完全恢复,我已单独标记,还叮嘱修士们暂时不要领用,避免影响后续修复效果。”
说着,他拿起一柄刚修复好的铁剑,手腕轻挥,剑身便泛起均匀的灵光,“您看,这柄剑原本剑身开裂,晚辈用‘熔灵术’重新锻造了缺口,还额外刻上三道‘锋锐符纹’,如今威力比之前还强了一成,修士用它对付妖兽能更顺手。”
听完四人的汇报,徐泰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随即话锋一转:“今日召集你们来,还有第二个目的。眼下启明城虽暂退妖兽,可谁也说不清下一波攻势何时会至。我担心战况生变,若真到城破时,我未必能护得你们周全,恐会被妖兽冲散。所以我提前准备了一些保命之物,分予你们。”
随即,他取出四个储物袋,逐一分发给众人,叮嘱道:“这些东西都仔细收好,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动用。”
随后,他指着储物袋一一说明:“每个储物袋里,除了你们各人直达金丹期的主修功法玉简外,还有几张二阶下品符箓——防护类的‘金刚护体符’,能抵挡筑基修士全力一击;速度类的‘疾风符’,催动后速度能提升三倍,最适合突围;攻击类的‘烈火符’‘寒冰符’‘落雷符’各一张,威力不弱,可依战况灵活选用。”
“丹药方面,二阶‘凝肌续脉丹’有三枚,不仅能快速愈合外伤,还能修复受损经脉;‘清瘴解毒丹’三枚,可解百余种妖兽毒素与邪祟瘴气;‘清魂丹’两枚,能稳固神魂、抵御低阶灵识侵扰;‘复元丹’两枚,可快速补充灵力。”
说到此处,徐泰玄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高品灵石家族库存也不多,每个储物袋我放了十枚中品灵石、两枚上品灵石,后续若有机会,再给你们补充。”
四人接过储物袋,打开查看时,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二阶符箓与上品灵石在如今的启明城,已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寻常修士连见都见不到,徐泰玄竟如此大手笔,足见对他们的重视。
“你们还有什么需求,趁现在说出来,能满足的我尽量满足。”徐泰玄问道。
慕秋瑾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急切:“族长,晚辈辅修的‘云霞诀’已到第七层,若能借阅筑基以后的实战运用典籍,晚辈或许能更快掌握功法精髓,炼丹时对灵力的掌控也能更精准,为守城多尽一份力。”
徐公良立刻附和:“晚辈也是如此!‘青元丹经’的高阶丹方若能拿到,晚辈炼制的丹药品质定能再提升,以后说不定能炼出二阶‘护心丹’——之前有修士心脏被妖兽抓伤,因缺护心丹没能保住性命,实在可惜,有了这丹方,关键时刻能救更多人。”
徐庄也小声说道:“晚辈想拓印‘天工炼器录’中关于修复高阶法器的篇章。之前遇到几件受损的筑基期法器,都是修士们用惯的趁手兵器,可因没有对应的修复手法,只能暂时搁置。若能学会高阶修复术,这些法器就能重新派上用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