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刚上班,王总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里带着兴奋:“阿澈,上次跟你说的丽水商超联盟,我给你搭上线了!他们的负责人唐总今天过来,想实地看看你的厂子,要是没问题,直接订五万盒长保脆片,发往江浙沪十个城市的门店。”
阿澈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五万盒?还跨这么多城市?”王总在那头笑:“人家丽水商超可是有六万多家店的大联盟,这次是试水,做得好以后就是长期供货。唐总懂行,一会儿要看原料、检测、包装全流程,你可得准备好。”
阿澈赶紧挂了电话喊人:“小娟,把所有原料的质检报告都整理出来,按批次排好;玲玲,把检测仪调试好,一会儿要演示检测流程;倩倩,你把防碎包装的样品拿出来摆好。”大家应声忙活起来,阿澈自己则拿着抹布,把生产车间的玻璃擦得透亮。
不到十点,王总就带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来了,穿件深蓝色夹克,手里拎着公文包。“这是唐总,丽水商超联盟的核心成员。”王总介绍完,唐总伸手跟阿澈握了握:“早就听说你家脆片用料实在,今天特意来验验‘真身’。”
阿澈领着两人进了原料库,指着整齐码放的面粉和辣椒面:“唐总您看,面粉是张老板供应的高筋粉,每批都有检测报告;辣椒面是李大爷家的,连机器消毒记录都齐全。”唐总弯腰翻了翻旁边的文件夹,随手抽出一份扫了两眼:“原料这块挺规范,再去看看生产区。”
车间里揉面机正转得欢,老林盯着烤炉,时不时调整温度。唐总走到烤炉边,老林赶紧递上手套:“您尝尝刚出炉的,还是热乎的。”唐总掰了块脆片放进嘴里,点点头:“口感确实脆,跟样品没差。”
到了检测台,玲玲正在测新一批脆片,取样品、滴试剂,动作麻利。唐总凑过去看:“这便携式检测仪准吗?别是个样子货。”阿澈赶紧解释:“这是从市场监管局租的,能测微生物和添加剂,十分钟出结果,我们每批货都测,记录都在这儿。”说着递过检测登记本,唐总翻了几页,没说话。
最后到了包装区,倩倩把防碎包装的样品递过去。唐总拿起盒子晃了晃,打开看里面的缓冲泡沫:“这包装能经得住长途运输吗?江浙沪虽然近,但要转好几趟物流,碎了可没法卖。”阿澈赶紧说:“这是专门找包装厂设计的,里面有气囊缓冲,我们试过从一米高摔下来都没碎,您要不信我再试一次。”
唐总摆摆手:“不用试了,流程看得差不多了,合规这块没问题。”阿澈心里刚松口气,唐总话锋一转:“但跨市供货有个硬要求,得提供‘一地检测、全域互认’的报告,你们现在的快速检测结果,到了外地可能不认。而且这批货要分十个城市配送,物流得统一管控,不能出岔子。”
阿澈皱起眉:“这检测报告还分地域?物流我们之前也没做过这么大范围的。”王总赶紧打圆场:“唐总,这事儿您得多指点,阿澈第一次做跨市订单。”唐总想了想:“检测的事我帮你联系市食检中心,他们出的报告全国认可,当天能拿结果,就是费用比快速检测贵点,一次两百。物流的话,我们联盟有合作的冷链公司,能统一配送,温度全程可追溯。”
阿澈立马应下来:“只要能符合要求,费用不是问题。”唐总掏出合同:“那咱先签五万盒的订单,下周五交货。物流车明天过来对接,你把货备好就行。”阿澈赶紧签了字,送走两人后,后背的衣服都湿了。
刚坐下歇会儿,物流那边的人就来了,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自称小张。“我们是丽水商超合作的冷链公司,过来确认配送细节。”小张拿出平板,“五万盒要分三十个批次,每个城市的货要单独打包,贴专属标签,上面得有生产日期、检测报告编号和配送城市。”
阿澈赶紧记下来:“标签我让包装厂加急做,明天就能送来。温度还是0-4℃吗?”小张点头:“而且每辆车都有GPS和测温仪,数据会实时上传,你们能在系统里看到。另外,得准备应急保温箱,万一途中有延误,能临时补货。”阿澈立马给包装厂打电话,加订一百个保温箱和定制标签。
下午阿澈带着检测样品去了市食检中心,工作人员说:“明天早上来取报告,记得带生产批次表。”刚要走,手机突然响了,是玲玲打来的,声音带着慌张:“老板,刚检测的这批脆片,微生物指标有点超了,怎么办?”
阿澈心里一沉,赶紧往回赶。到了厂里,玲玲正拿着检测结果站在原地,那批脆片已经堆在角落。老林急得满头汗:“我跟平时一样烤的啊,怎么会超标?”阿澈拿起一片脆片闻了闻,没异味,又看了看检测记录:“是不是原料的问题?”
玲玲突然说:“这批辣椒面是昨天新到的,我还没来得及测原料就先用了。”阿澈赶紧找出辣椒面的检测报告,翻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微生物接近上限”。他立马给李大爷打电话,李大爷在那头急得直跺脚:“肯定是我家新雇的工人没把机器擦干净!我这就给你送新的过来,再赔你这批料的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