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七点,孙超到厂时,阿强已经在车间门口等着了。两人手里拎着上周到的皮带、齿轮,还有新换的搅拌器叶片,直奔生产区。
“先换哪个?”孙超把零件放在地上,问阿强。阿强蹲下来翻了翻:“先换搅拌器的皮带,昨天空转的时候,我听着有点打滑,别等生产的时候出问题。”孙超点头,从工具包里拿出扳手,跟着阿强一起拆旧皮带。
没一会儿,老林也到了,手里拿着张总的五千盒海苔味生产单。“你们俩换零件得快点,八点得准时开工,别耽误拌料。”老林凑过来看了眼,又转身去原料区核对海苔粉和面粉的数量。
七点半,王磊和周明也来了,两人换好工作服就去打包区整理盒子。“吴哥和小张怎么还没来?”周明把盒子码成摞,问王磊。王磊刚要说话,就看见小吴和小张骑着电动车过来,车筐里还装着早餐。
“路上碰见卖包子的,给大家带了点。”小吴把早餐分给众人,“老板呢?还没到?”话音刚落,阿澈就推着自行车进来,手里攥着手机。
“刚跟物流确认,深圳的货已经签收了,赵老板说没问题。”阿澈把手机揣兜里,走到生产区看了眼,“零件换得怎么样了?”阿强擦了把汗:“快了,皮带换完,再把齿轮紧一紧就行。”
八点整,零件刚好换完。阿强试了试机器,电机转得顺畅,没有异响。“行了,能开工了!”阿强朝老林喊了声。老林立刻带着王磊去原料区,按比例往料斗里倒海苔粉和面粉。
“海苔粉别倒太快,容易撒出来。”老林扶着袋子,王磊拿着小铲子慢慢添,两人配合着,没一会儿就把料拌好了。搅拌器转起来,车间里很快飘出海苔味,周明凑过来闻了闻:“比上次的香味还正,肯定好吃。”
玲玲拎着检测箱过来,十分钟一取样。“脆度刚好,调味也均匀,没问题!”玲玲把检测纸递给阿澈,阿澈看了眼,顺手贴在墙上的检测记录板上。
九点多,小敏拿着账本过来,跟阿澈说:“刘总的八千盒原味脆片,原料得提前订,咱们库存的原味调味粉不多了。”阿澈点头:“你现在就联系供应商,让他们明天送过来,别等生产的时候断货。”小敏应着,转身去办公室打电话。
孙超没在生产区待着,而是拿着本子在车间里转,时不时蹲下来看机器的轴承和齿轮。“你这是干嘛?”阿强歇口气的时候看见他,忍不住问。孙超指着一个齿轮:“我记记每个零件的位置,以后换的时候能快点,也能提前看出有没有磨损。”阿强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心了,以后机器这块,我跟你能搭个伴。”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坐在车间门口的树荫下。老林咬了口包子,跟阿澈说:“张总的五千盒,按现在的速度,下午两点就能生产完,打包也快,今天就能发走。”阿澈点头:“发走了好,省得堆在物流区占地方。”
周明突然说:“要是以后订单越来越多,咱们这车间会不会不够用啊?现在就一个生产线,一天最多产两万盒,再多订单就得加班了。”这话一出,大家都看向阿澈。阿澈放下手里的矿泉水:“我正想跟你们说这事,上周考察完,我就联系了做生产线的厂家,他们说这周五能来厂里看看,给咱们规划下怎么扩产。”
“真要扩生产线啊?”王磊眼睛一亮,“那以后是不是能招更多人,咱们也能多学点东西?”阿澈笑:“肯定能,生产线扩了,得有人操作,还得有人管质量,你们要是想学,以后都有机会。”
孙超也挺高兴:“扩生产线的话,机器型号肯定不一样,我到时候得多跟厂家问问,熟悉新机器的构造,以后维修也方便。”老林点头:“这事得稳妥点,新生产线的位置、水电都得提前规划,别到时候装不上。”阿澈应着:“厂家会帮咱们规划,到时候大家也都提提意见,看怎么弄方便。”
下午一点,五千盒海苔味脆片刚好生产完。小吴和周明带头去打包,王磊和小张也跟着帮忙,四人分成两组,一组装盒,一组封箱,速度很快。陈阳拿着单子点数,每箱装二十盒,数完就在单子上画勾。
阿强和孙超没帮忙打包,而是去检查刚换的零件。“新皮带转得挺顺,齿轮也没异响,以后每天开工前都得检查一遍。”阿强跟孙超说,孙超掏出本子记下来:“我明天早上提前半小时来,先检查零件,再试机器。”
两点半,五千盒脆片全打包好,堆在物流区。阿澈给物流打电话,对方说四十分钟后到。“大家再把车间理一理,等会儿物流来装货,别挡着道。”阿澈话音刚落,众人就动起来,把工具放回工具箱,原料袋归置到角落,地面扫干净。
三点多,物流车到了。司机和装卸工搬货,王磊和周明主动上去搭手,没一会儿就把五千盒脆片装完了。“下周五准到,放心!”司机跳上车,跟阿澈挥了挥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