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检测装置也装完了,师傅教玲玲怎么用:“把脆片放进去,按检测键,屏幕上会显示脆度和调味粉含量,合格就亮绿灯,不合格就亮红灯。”玲玲试了几次,都没问题,点头说:“会了,跟旧机器的检测装置差不多,就是屏幕大了点。”
四点多,所有零件都装完了,王工让师傅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跟阿澈说:“可以试机了,先放少量原料,看看运行情况。”
阿澈赶紧让老林和王磊去原料区拿面粉和原味调味粉,少拿点,就够试机的量。老林和王磊很快就回来了,王磊按比例把面粉和调味粉倒进搅拌器里,孙超则在控制系统上设置好产量,按了启动键。
机器“嗡嗡”地转起来,搅拌器开始搅拌,传送带也慢慢动起来。大家都围过来看,眼睛盯着机器,生怕出问题。没一会儿,第一片脆片从出料机出来,玲玲赶紧拿过去检测,没过几秒,屏幕亮了绿灯:“合格,脆度和调味都没问题!”
大家都松了口气,阿澈笑着说:“成了!”
王工也挺高兴:“运行得很稳,没问题,明天再调试下细节,就能正式用了。”
孙超看着机器,心里挺激动,凑过去又看了看控制系统,跟王工说:“王工,要是以后机器出问题了,我能给你打电话问吗?”
“当然能,随时打,我把我电话写给你。”王工说完,拿出笔在纸上写了电话,递给孙超。
五点多,王工和师傅收拾好工具,跟阿澈告辞:“明天我们再过来调试下速度,没问题你们就能投产了。”
“辛苦你们了,今天多亏了你们。”阿澈送他们到门口。
孙超还在看机器,时不时摸一下传送带,脸上带着笑。阿澈走回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看得入迷了,明天再看,今天先收拾下,早点下班。”
“哎,好。”孙超点头,开始收拾地上的工具。
其他人也过来帮忙,老林和小吴把剩下的原料搬回原料区,周明和王磊打扫空地,玲玲则把检测装置的桌子擦干净。没一会儿,车间又收拾得整整齐齐。
阿澈看着新机器,心里盘算着:明天调试好,就能用新机器生产了,下一批订单有两万盒,用新机器一天就能干完,比旧机器快多了。他跟大家说:“明天王工他们来调试新机器,老林和王磊准备下一批订单的原料,小吴和周明把旧生产线的原料清理干净,玲玲负责新机器的检测,孙超跟着王工学调试,有问题及时问。”
“好嘞!”大家都应着。
五点半,大家都收拾好东西准备走,孙超突然说:“老板,我再试一次机器,确认下没问题。”
“行,别太晚了。”阿澈点头。
孙超走到控制系统前,按了启动键,机器又转起来,运行了几分钟,他才关掉,确认没问题,才收拾东西走。
阿澈留在最后,看了看新机器,又看了看旧机器,心里挺感慨。从一开始只有一条旧生产线,到现在添了新生产线,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他相信,以后订单会越来越多,厂子也会越做越大,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周五早上七点,王工和赵经理准时到了,还带了个调试仪器。“今天调试速度,再检查下安全装置,确保没问题。”王工把仪器接在新机器上,开始调试。
孙超赶紧凑过去,看着王工操作:“王工,这调试仪器是测什么的?”
“测电机转速和传送带速度的,得调到最佳状态,不然脆片要么太厚,要么太薄。”王工一边说,一边调整仪器上的按钮。
阿澈则让老林和王磊把下一批订单的原料搬到新机器旁边,准备试生产。小吴和周明把旧生产线的原料清理干净,又打扫了卫生。玲玲则把检测装置打开,预热好,等着检测脆片。
八点多,王工调试完了,跟阿澈说:“速度调好了,每分钟能出五十片,一天能产三万盒,安全装置也试了,没问题,现在可以试生产了。”
阿澈点头,让王磊按比例倒原料,孙超按启动键,机器又转起来。这次用的原料多,搅拌器里的面粉和调味粉很快就搅拌均匀,传到传送带上,经过烘烤,变成金黄的脆片,从出料机出来。
玲玲每十分钟取一次样,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老林在旁边看着,笑着说:“这新机器就是快,比旧机器快一倍还多,以后再也不用加班赶订单了。”
周明也挺高兴:“是啊,以后每天都能早点下班,回家陪孩子写作业。”
孙超一直在旁边看着机器运行,时不时检查下水电接口,确认没问题。阿澈则拿出订单本,看了看下一批订单:“下一批是一万五千盒番茄味脆片,用新机器一天就能干完,干完再干草莓味的,刚好赶得上交货期。”
中午十二点,试生产了两百盒番茄味脆片,都合格。王工跟阿澈说:“没问题了,正式投产吧,以后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太感谢了,辛苦你们了。”阿澈拿出准备好的红包,递给王工和赵经理,“一点心意,收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