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上五点,阿澈闹钟还没响就醒了,一骨碌爬起来洗漱,想着今天要把香葱味的一万盒做完,得抓紧时间。出门时天还黑着,路上只有环卫工在扫地,电动车灯照在路面上,能看见零星的落叶。
到厂门口时,孙超已经到了,正蹲在地上检查三轮车的轮胎。“阿澈哥,昨天送完货发现后胎有点亏气,我找隔壁修车铺补了补,今天拉货稳当。”孙超站起来拍了拍车座,阿澈点头:“还是你细心,一会儿搬原料省得耽误事。”
俩人刚打开车间门,张凯和王磊就骑着车来了,车后座还绑着两袋包子。“早上包子铺刚出笼的,肉的素的都有,一会儿饿了吃。”张凯把包子放在桌子上,王磊就去仓库搬面粉:“今天得做三千八百盒香葱味的才能凑够一万,得多搬两袋面粉。”
阿澈跟着进仓库,打开调味粉的箱子数了数,突然皱起眉:“不对啊,昨天剩三箱多,怎么今天看着少了半箱?”老林这时推着电动车进来,听见这话赶紧过来看:“昨天我封箱的时候没注意,是不是昨天下午倒的时候撒了?”
几人翻了翻仓库角落,果然在面粉袋旁边发现了洒出来的调味粉,袋子破了个小口子。“估计是搬的时候蹭破的,还能凑够今天用吗?”阿澈蹲下来摸了摸,剩下的调味粉大概够做三千盒,差八百盒的量。
老林想了想:“我昨天看市场那家调料店开门早,现在去买,一个小时就能回来,你们先做着,别等我。”阿澈点头:“行,你路上快点,我们先按比例做,等你回来再补剩下的。”
老林骑着车刚走,玲玲和李娟、小吴就到了。“今天怎么这么安静?”玲玲放下检测工具,阿澈把调味粉不够的事说了说,李娟赶紧说:“那我们先把打包盒整理好,省得一会儿手忙脚乱。”小吴也跟着点头,俩人一起去拆打包盒的箱子。
六点整,孙超把机器打开,嗡嗡声响起,张凯先倒了半袋面粉,阿澈盯着比例:“少放半勺调味粉,先凑活做两批,等老林回来再调回来。”张凯应着,小心翼翼地挖了半勺调味粉,混进面粉里。
第一批脆片做出来,玲玲赶紧拿检测工具测,数值比平时低一点,但还在合格范围。“能行,就是葱香味淡点,等补了调味粉再调浓点就行。”玲玲跟阿澈说,阿澈点头:“先这么做,别停,老林应该快回来了。”
七点半的时候,老林骑着车冲进厂里,车后座绑着一箱调味粉。“路上碰见个拉货的,挡了会儿道,没耽误吧?”老林搬着调味粉进车间,阿澈赶紧让张凯调整比例:“按正常十五比一放,把之前淡的那两批跟后面的混着装,别让客户看出来差别。”
张凯应着,重新配了原料,第二批脆片做出来,葱香味明显浓了,玲玲检测完说:“没问题,跟平时一样。”众人松了口气,加快了速度,李娟和小吴装盒的手都没停过,周明来了之后,封箱的速度也提了上来。
到上午十点,已经做了两千五百盒,离目标还差一千三百盒。“中午别回去了,我订外卖,咱们吃完接着干。”阿澈掏出手机,问众人想吃什么,最后订了十份盖饭,多加了两个菜。
十二点的时候,外卖到了,众人围在桌子旁吃饭,张凯一边吃一边说:“今天肯定能做完,下午再做一千多盒就行,轻松。”王磊也说:“做完香葱味的,明天就能做烧烤味的,刘老板的订单稳了。”
下午一点,众人接着开工,孙超把机器调快了点,张凯和老林倒原料的速度也跟着快,没一会儿,车间里就堆满了做好的脆片。玲玲每十分钟检测一次,每次都合格,阿澈在旁边看着,心里踏实不少。
三点半的时候,最后一批香葱味的脆片做完了,玲玲检测完说:“合格!一万盒凑够了!”众人都欢呼起来,周明拍了拍手:“可算做完了,明天就能换口味了。”阿澈笑着说:“先把这些都封箱搬去仓库,别堆在车间里,一会儿万一有客户来,看着乱。”
众人应着,开始搬箱子,张凯和王磊搬大箱,周明和小吴搬小箱,李娟和玲玲整理操作台,老林则去仓库清点数量。阿澈掏出手机,给刘老板发了条微信:“刘老板,香葱味的一万盒做完了,都检测合格,明天开始做烧烤味的。”
刘老板很快回复:“好,辛苦你们了,烧烤味的别着急,保证质量就行。”阿澈回复完,刚把手机揣进口袋,电话就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喂,是阿澈吗?我是城北农贸市场的赵老板,听刘老板说你家脆片好,想跟你订点货。”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急,阿澈赶紧说:“赵老板,您想订多少?我们现在在做刘老板的烧烤味订单,要是您订得多,可能得等两天。”
赵老板赶紧说:“我订得不多,每种口味订三十箱,明天早上就得要,我这边明天有个集市,想拿去卖,你看能不能帮帮忙?”阿澈愣了一下,明天本来要做烧烤味的,要是插三十箱香葱味和三十箱烧烤味,就得调整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