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群听闻圣火所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迈之气,他毫不犹豫地高声应道:“请圣火明示!
莫说三事,便是三十事,三百事,只要晚辈能做到,绝不推辞!”
圣火的意念仿佛感受到了张逸群的决心,再次降临到他的脑海之中。
“其一,汝需立下心魔大誓,此生持火,只用于救赎与净化,绝不行杀戮破坏之事,否则道基反噬,神魂俱灭。”
圣火的声音在张逸群的脑海中回荡,庄重而肃穆,仿佛是来自远古的警告。
张逸群深知这心魔大誓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一种约束和责任。
一旦立下誓言,就如同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将伴随着他的一生,监督他的行为,一旦违背誓言,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张逸群并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的心中早已坚定了信念。
他毫不犹豫地立下誓言:“晚辈张逸群在此立下心魔大誓,此生持火,必只用于救赎与净化,绝不以火行杀戮破坏之事,如有违背,愿道基反噬,神魂俱灭!”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中回响,带着无比的决心和诚意。
圣火的意念稍稍停顿,似乎在观察张逸群的决心是否坚定,是否只是一时的冲动。
片刻之后,圣火的声音再次传来:“其二,汝需应允,他日若佛门有难,持火者需尽力相助三次。”
张逸群毫不犹豫地答道:“晚辈定当应允,若佛门有难,晚辈必当持火相助,三次之内,绝不退缩!”他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迟疑。
这不仅仅是对圣火的承诺,更是他内心深处的正义感和慈悲心的体现。
他深知佛门所代表的是一种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精神,而他自己所持有的圣火,也正是这种精神的象征。
因此,当佛门遇到困难时,他义不容辞地愿意伸出援手。
圣火的意念再次停顿,这一次,它似乎落在了张逸群身上的某个位置,仿佛在审视着什么。
“其三,”圣火的意念微微一顿,“汝怀中那页贝叶,与吾同源,乃故友遗泽。
吾需取其三分之一的‘般若’本源,补益自身,亦助其完成最后蜕变。
此事,于它而言,并非坏事,然需它自愿,汝不可强求。”
张逸群闻言,心中一动,他连忙从怀中取出那页贝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这页贝叶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上面的文字若隐若现,显然蕴含着深奥的佛法。
张逸群凝视着贝叶,轻声说道:“贝叶啊贝叶,圣火需要你的‘般若’本源来补益自身,完成最后蜕变。
这对你来说,或许并非坏事。但此事全凭你自愿,我绝不会强求于你。”
说完,张逸群将贝叶轻轻放在面前的地上,然后静静地等待着贝叶的回应。
三个条件,逐一呈现。
第一个条件,正在意料之中,张逸群毫不犹豫,立刻以本命元神起誓,声音铿锵,大道共鸣,誓约成立。
第二个条件,虽有些沉重,但佛门有难,能波及到需要净世琉璃炎持有者相助的程度,恐怕非同小可。
但为了救人,他亦无犹豫,郑重应下。
第三个条件,却让他微微一愣,下意识地取出了那页枯黄的贝叶经残片。
要取走般若残页三分之一的本源?
这残叶一路护持他心神,助他渡过数次难关,更是克制混沌秽源的关键,他早已将其视为重要依仗。
圣火此举,是何意?
似乎感应到他的疑虑,圣火的意念温和传来:“无需担忧。般若之力,重在质而非量。
吾取其三分之一本源,并非削弱,而是以吾净火为其淬炼提纯,去芜存菁,助其凝聚真正的‘般若心核’。
此后,它虽总量稍减,威能却更胜往昔,且与吾气息相连,于你未来应对‘秽源’之劫,大有裨益。”
仿佛是为了印证圣火之言,张逸群手中的贝叶经残片轻轻震颤起来,散发出欢欣与渴望的意念,似乎极其期待圣火的淬炼。
张逸群感受到残片的意愿,不再犹豫,点头道:“既然它自愿,晚辈没有异议。”
“善。”圣火意念落下,一缕细如发丝、却凝练到极致的七彩琉璃火线,自火焰中分离而出,轻柔地缠绕上那页贝叶经残片。
残片顿时爆发出璀璨的金光,上面的古老梵文如同活了过来,疯狂流转,与那琉璃火线交融。
一丝丝蕴含着无上智慧的、金色的“般若”本源之力,被火线缓缓抽取出来,融入上方的圣火之中。
而残片本身,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愈发古朴内敛,颜色逐渐转向暗金,质地却仿佛更加坚韧,表面甚至浮现出淡淡的琉璃光泽。
那股“智慧”、“坚固”、“能断”之意,如同被锤炼过一般,非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发纯粹、凝练,宛如精金美玉,无垢无染。
时间悄然流逝,不过短短片刻,琉璃火线便如倦鸟归巢般,迅速地缩回贝叶经残片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