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仙关的庆功宴持续了整整三日。当最后一缕酒香消散在风里,李大海独自一人踏上了返回凌虚宫的传送阵。
临行前,大长老将一枚镌刻着流云纹的玉牌交给他,声音带着郑重:“这是典籍室的‘观天令’,持此令可在典籍室自由翻阅一日。算是宗门给你的赏赐。”
李大海握着温润的玉牌,心中微动。凌虚宫典籍室藏有万年来的修行秘典,其中不乏早已失传的丹方与功法,寻常弟子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他虽已是元婴修士,却也只在外围借阅过几次基础典籍。
“多谢大长老。”
“去吧,或许那里有你想要的答案。”大长老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转身汇入往来的人流。
传送阵的光晕褪去时,李大海已站在凌虚宫的白玉广场。山门处的仙鹤亲昵地蹭着他的衣袖,显然还记得这位常去龙池修炼的修士。他没有停留,径直走向位于后山的典籍室。
典籍室是一座通体由青玉石砌成的阁楼,共分九层,越往上,典籍的珍贵程度越高。守阁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执事,见到李大海手中的观天令,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躬身行礼:“李执事,请随老夫来。”
一层至七层陈列的多是各阶功法、丹方与妖兽图谱,李大海走马观花般掠过。他真正在意的,是顶层那些标注着“禁”字的孤本——或许那里藏着关于黑色珠子的线索。
第八层的典籍明显稀少许多,书架上的玉简都用鎏金符纸封存着。老执事将他引到此处,便躬身退下:“李执事,日落前老夫再来迎您。”
阁楼内只剩下书页翻动的轻响。李大海指尖拂过泛黄的古籍,神识小心翼翼地探查着。这些典籍多是前贤的修行手札,或是关于界域战争的记载,并未发现与黑色珠子相关的内容。
当他走到最后一个书架前,一本封面残破的线装书引起了他的注意。书脊上的字迹早已模糊,唯有“凌虚手札”四字依稀可辨。李大海心中一动,这竟是凌虚宫祖师,那位凭借补天珠飞升的大能留下的手札?
他轻轻翻开书页,泛黄的纸页上是用朱砂写就的古篆,笔力苍劲,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开篇记载的是祖师早年的修行经历,与寻常修士并无二致,直到某一页,字迹突然变得急促:
“……误入昆仑秘境,见一黑石嵌于补天裂,触之有鸿蒙气溢出,遂名之‘补天珠’。珠内蕴混沌,可涤万邪,可生万物,竟能引天地灵气入体,三日破筑基,半年入金丹……”
李大海的呼吸骤然急促。黑石、鸿蒙气、涤荡邪祟……这分明就是自己贴身佩戴的黑色珠子!原来它叫补天珠!
他继续往下翻,手札中详细记载了祖师如何借助补天珠的力量修行:用鸿蒙气淬炼肉身,以混沌力推演功法,甚至能将废丹重炼为极品灵丹。最让李大海震惊的是,手札中提到,补天珠内藏有一方小世界,可种植灵草,饲养灵兽,只是开启之法极为繁复。
“……珠乃天地初开时所生,承补天余韵,蕴界域之力。凭此珠,吾于百岁破化神,三百载渡劫,终见仙界之门……”
最后几页的字迹有些潦草,似乎写于飞升前夕:“……仙门开,珠却生异变,似有灵智,欲留此界。吾强带之,却在天门处遭雷劫反噬,珠坠于下界,不知所踪……惜哉,痛哉!若后世弟子得此珠,当善用之,莫要重蹈吾覆辙……”
书页至此戛然而止。李大海捧着残破的手札,指尖微微颤抖。原来这枚从南域废丹堆里捡来的黑石,竟是凌虚宫祖师飞升的关键,是这方世界最珍贵的至宝——补天珠!
难怪它能净化魔气、修复伤势,难怪它蕴含着连魔主都忌惮的鸿蒙紫气,难怪凌虚宫主会说它是阻止界外邪魔的关键……这一切都有了答案。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进阁楼,将李大海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小心翼翼地将手札放回书架,指尖抚过封面的褶皱,心中百感交集。祖师飞升时遗失的至宝,竟辗转落到了自己这个杂灵根修士手中,这究竟是机缘,还是冥冥中的注定?
“李执事,时辰到了。”老执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李大海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转身走出典籍室。夕阳下,他的身影依旧挺拔,只是眉心的补天珠似乎比往常更温润了些。
回到洞府时,灵儿正坐在石桌旁研磨药粉。见他回来,小姑娘连忙起身:“师兄,你可回来了!凌玄子师尊刚才来找过你,让你回来后去他的清虚殿一趟。”
李大海点点头,将观天令收好:“我这就过去。”他看着灵儿认真的侧脸,突然道:“灵儿,你说……飞升仙界,真的有可能吗?”
灵儿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当然啦!祖师爷爷不就飞升了吗?师兄你这么厉害,将来一定也能飞升的。”
李大海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向清虚殿走去。灵儿的话很简单,却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心中刚刚萌发的向往——凌虚祖师能凭借补天珠飞升,自己为何不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