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波妞:
阳台的茉莉开得正疯,晚风卷着花香往屋里钻,混着你刚泡的乌龙茶味,像把整个夏天都酿成了酒。
我趴在餐桌旁翻旧相册,指尖划过那张你举着破饺子傻笑的照片,突然想把那天的故事讲得再长些——
长到能装下张阿姨的酱油、楼下阿婆的擀面杖,还有你藏在冰箱里的秘密。
其实,那天早上就透着点“兵荒马乱”的预兆。
你出门前叼着面包,翻公文包,把我新买的发圈当成橡皮筋捆文件,临走时还撞翻了玄关的鞋柜,三双拖鞋倒成一排,像在给你行注目礼。
“晚上想吃什么?”
你扶着眼镜片问,我故意逗你:
“吃你上次说的‘虾仁开口笑’啊。”
你眼睛一亮,嘴里的面包渣差点喷出来:
“等着我的五星好评!”
我下班去水产市场,摊主李叔正跟人唠嗑,竹筐里的青虾蹦得欢。
“李叔,要三十只活的,”我蹲下来挑,“得够鲜,包饺子用。”
李叔手起刀落捞虾,网兜往秤上一挂:“给对象做的?”
我脸一热,他嘿嘿笑:
“上周,那个穿蓝衬衫的小伙子来买带鱼,说女朋友爱吃红烧的,是不是你家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你上周明明说公司聚餐,回来时带着酒气,原来偷偷绕去买了带鱼。
我提着虾往家走,路过三楼张阿姨的门,她正端着刚出锅的酱肘子,往屋里挪。
“丫头回来啦?”
张阿姨嗓门亮,“快尝尝我新熬的黄豆酱,拌面条绝了!”
玻璃罐里的酱泛着油光,豆瓣在阳光下透着红。
我刚接过来,就听见屋里传来张叔叔的抱怨:
“给我留点!上次你都给对门小李,我蘸馒头都不够!”
张阿姨回头瞪他:“人家小年轻过日子不容易,你个老头子抢啥!”
这场景让我想起外婆。
小时候,我蹲在灶台前看她包荠菜饺子,外公总在旁边念叨“少放点盐”,外婆就偷偷往我嘴里塞一块生馅,烫得我直吐舌头。
那时的厨房,总飘着白雾,外婆的蓝布围裙上沾着面粉,外公的旱烟袋搁在灶台上,烟丝味混着饺子香,就是整个冬天的味道。
回到家,刚把虾倒进盆里,楼下阿婆的拐杖声就“笃笃”响到门口。
“丫头,借你家擀面杖使使,我那根让孙子当金箍棒耍断了。”
阿婆颤巍巍进门,看见我泡在水里的虾,眼睛眯成条缝,“包虾饺啊?得放马蹄,脆生生的解腻。”
她指着我揉的面团:“你这面和硬了,得揣点温水,像哄娃娃似的揉,才有劲儿。”
说着拿起擀面杖示范,木杆在她手里转得溜,擀出的皮圆得像用圆规画的。
等阿婆笑着离开了,我才发现面团真的软了许多。
剁虾馅时,加了她给的马蹄碎,果然透着一股清爽。
正忙得满头汗,手机“叮咚”响,是你发来的照片——
办公室窗外的晚霞,红得像柿子,配文:“想快点回家吃饺子。”
我对着屏幕笑,没告诉你刚才调馅时多放了一勺糖,那是你爱吃的甜鲜口。
变故是从第一锅饺子,下锅开始的。
燃气灶的火苗突然“噗”地窜高,沸水溅在灶台上,我手忙脚乱去关阀门,长柄勺在锅里搅出个漩涡,最先浮起来的那只饺子“咔嚓”裂了口,虾馅像一朵害羞的花,慢慢舒展开来。
紧接着,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三只、五只……最后捞上来时,盘子里的饺子个个带伤,最惨的那只只剩半张皮,馅在汤里打着转。
我盯着那盘“残兵败将”,突然就想起上周的事。
你熬夜改的方案,被客户否了,回来时把文件夹摔在沙发上,背对着我不说话。
我递过去的热牛奶在茶几上凉透,你才哑着嗓子说:“我是不是特没用?”
此刻,看着破饺子,倒有点懂了你的心情——明明拼尽全力,却还是搞砸了,那种挫败感像一团湿棉花,堵得人喘不过气。
“哟,这是开了一场海鲜派对?”
你推门进来时,我正对着饺子发呆。
你放下公文包就凑过来,鼻子使劲嗅了嗅:
“香!绝对是顶级食材的味道!”
我眼圈一红:
“都破了……”
你却拿起筷子夹了一个最破的,连汤带水塞进嘴里,烫得直吸气,还含混不清地喊:
“谁说破了不好?这叫‘开天窗’,老天爷都想尝尝你的手艺!”
正说着,张阿姨的嗓门从楼道里传上来:
“丫头,我给你送点香菜!”
你赶紧跑去开门,张阿姨举着把水灵的香菜,看见餐桌上的破饺子,立刻说:
“没事没事,我年轻时候给老张包饺子,一锅能煮破一半,他说漏馅的吃着过瘾!”
她往你碗里塞了一勺黄豆酱:
“蘸这个,香得能多吃三碗!”
张阿姨的笑声刚拐过楼梯转角,你突然像想起什么要紧事,脚步轻快地溜进厨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