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地脉回响与晶石之语
地下那规律而微弱的能量脉冲,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顾屿和叶清澜心中荡开了持久的涟漪。未知往往伴随着危险,但也可能蕴含着机遇——尤其是对急需多样性能量和新知的他们而言。
连续数日,那脉冲再未出现,仿佛只是地底的一次偶然悸动。但两人并未放弃警惕,反而更加留意地面的任何细微变化。
顾屿的力量恢复遇到了明显的瓶颈。平衡楔石对山谷能量装置提供的“温和营养餐”似乎失去了大部分兴趣,吸收效率断崖式下跌。一种难以言喻的“饥饿感”和对于更极端、更纯粹能量的“渴望”不断从能量核心传来,让他有些焦躁不安。他时常站在那眼寒泉边,感受着深处那极致的冰冷纯净,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着直接吸收的风险。
叶清澜察觉到了他的状态。文明棱镜偶尔传递来的信息碎片中,也夹杂着一些关于地脉能量、星球核心、以及特殊能量矿脉的模糊记载。她意识到,或许地底那异常的脉冲,正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个契机。
“我们需要知道下面到底是什么。”叶清澜找到正在对着岩石练习能量微操(试图让石头内部产生水晶结构但屡屡失败)的顾屿,认真地说道。
顾屿停下手中的能量输出,眼中暗琉璃光芒微闪:“风险很大。我们的力量远未恢复,对地底环境一无所知。”
“但棱镜似乎…在暗示这可能是一条路。”叶清澜抚摸着怀中微温的棱镜,“我们可以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探测装置,先初步了解情况,再决定是否深入。”
这个提议相对稳妥。两人开始利用手头有限的材料进行设计。顾屿负责能量核心部分——他小心翼翼地引导一丝寒泉能量,混合山谷紫色矿石的粉末,用自己的暗琉璃能量进行压缩和固化,最终得到了一枚极其不稳定、但能对特定能量波动产生强烈共鸣的简易能量感应核。
叶清澜则负责结构部分。她引导一种韧性极强的藤蔓编织成细长的缆绳状,并将感应核固定在一端,另一端连接着一块打磨光滑的紫色矿石薄片——这是用来观察共振反应的“示波器”。
一个简陋却凝聚了两人当前最高技术水平的“地脉探针”就此完成。
他们选择在能量装置旁进行探测,这里能量相对稳定,也能为探针提供微弱支持。
将藤蔓缆绳缓缓插入预先挖好的一个深孔中,顾屿全神贯注地掌控着下放的速度和稳定性,叶清澜则紧盯着那块作为示波器的矿石薄片,并将织命者的感知力附着在缆绳上,感受着地层的变化。
下探的过程漫长而枯燥。初始的土层反馈平稳。但当探针深入到近五十米深度时,矿石薄片上开始出现细微的、杂乱的能量波纹。
“能量背景开始活跃了…”叶清澜低声道。
突然!
毫无征兆地,那股规律的能量脉冲再次出现!比之前在地表感知到的要清晰无数倍!
嗡——
矿石薄片上的波纹猛地剧烈跳动起来,形成一种极具规律性的、强弱的峰谷图像!与此同时,顾屿手中的藤蔓缆绳也传来明显的、同步的震动感!
脉冲持续了约十几秒,再次消失。
两人屏住呼吸,记录下了这次脉冲的详细数据——强度、频率、持续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又在山谷的不同地点进行了多次探测。结果令人惊讶:脉冲源并非固定一点,而是似乎在沿着一条复杂的、深埋于地底的能量脉络在移动!每一次脉冲,都像是这条巨大脉络的一次“心跳”!
叶清澜根据探测数据,结合棱镜提供的零星信息,艰难地在沙地上绘制出了一幅极其粗略的地下能量脉络走向图。脉络的主干似乎贯穿了整个巨大的山脉,而其数个重要的“节点”,恰好就位于他们所在山谷的下方!
那眼奇特的寒泉,很可能就是某个节点能量逸散到地表的体现!
脉冲的规律和脉络图的发现,让顾屿心中的渴望愈发强烈。他几乎可以肯定,那地脉深处流淌的,正是平衡楔石所“渴望”的、更极端的能量形式!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下到寒泉深处,尝试近距离感应,甚至引导一丝地脉能量上来!
“太危险了!”叶清澜强烈反对,“那里的寒冷和能量压力不是你现在的状态能承受的!”
“这是最快的方法。”顾屿眼神坚定,“我会量力而行,只在泉眼入口处尝试。如果有任何不对,立刻撤回。你需要在上面帮我监控能量变化,随时准备拉我上来。”
见他心意已决,叶清澜只好同意。她用坚韧的藤蔓编织成安全绳,牢牢系在顾屿腰间,另一端抓在自己手中,并将织命能量覆盖其上,随时感知他的状态。
顾屿深吸一口气,暗琉璃色的能量覆盖全身,尤其是口鼻部位,形成内循环。他一步步走入寒泉,刺骨的寒意即便有能量护体也让他打了个冷颤。他缓缓下潜,泉水越来越冷,压力也逐渐增大,能见度极低,只能依靠能量感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