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古老的石碑静静矗立,其上刻画的幼苗、火焰、石斧图案散发着朦胧微光,仿佛三双来自远古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两位不速之客,等待着他们的选择。
成蟜目光扫过三块石碑,重伤初愈的识海依旧有些隐痛,但思维却在秘境祥和气息的滋养下变得格外清晰。熵瞳虽未全力催动,却已本能地开始分析。
“幼苗代表生机与滋养,火焰代表文明与智慧,石斧代表开拓与力量。”成蟜缓缓道,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冷静的分析,“我等初至此地,皆带伤势,状态未复。强行选择代表力量开拓或精深文明的考验,恐力有未逮。而这‘生机’之路,或能助我们更快恢复,以更好的状态应对后续。”
他看向焰灵姬:“你觉得呢?”
焰灵姬赤眸微闪,感知着三块石碑隐隐散发出的不同气息,点了点头:“有理。我能感觉到,那条路的气息最为温和包容。”她指了指幼苗石碑。
“好,那便选它。”成蟜深吸一口气,挣扎着完全站起,虽然身形还有些摇晃,但眼神已然坚定。他率先迈步,走向那条对应着幼苗图案的、由微光组成的蜿蜒小径。
当他的脚步踏上小径的刹那,眼前的景象骤然变幻!
身后的平原和另外两条道路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狂风呼啸、暴雨倾盆的原始沼泽!冰冷的雨水砸在身上,带着刺骨的寒意,泥泞没过脚踝,四周弥漫着腐烂植物的气息和隐藏的危险感。狂风几乎要将人吹走,远处传来不知名凶兽的低沉咆哮。
环境的骤变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更可怕的是,成蟜和焰灵姬都清晰地感觉到,他们体内的力量(混沌内力、巫火)受到了极强的压制,变得晦涩难调,仿佛回到了孱弱的凡人时期!
“幻境?还是真实的时空投影?”焰灵姬催动巫火,却只在掌心凝聚起一小簇微弱火苗,瞬间就被狂风暴雨浇灭。
“是考验。”成蟜抹去脸上的雨水,熵瞳艰难地运转,分析着周遭,“规则如此:我们必须以‘凡人之躯’,在此恶劣环境下,‘生存’下去。”
话音刚落,虚空之中,一道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意念缓缓降临,如同古老的启示:
“风雨飘摇,身无所依。筑巢而居,方得生机。”
伴随这道意念,一些散落的、看似普通的木材、藤蔓、巨大叶片出现在泥泞中。要求显而易见——他们需要在风雨中,建造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考验开始得直接而残酷。
狂风卷着雨水,抽打得人睁不开眼。冰冷的泥沼不断吞噬着双脚,消耗着所剩无几的体力。那些提供的材料粗糙而沉重,搬运起来极其困难。
焰灵姬尝试利用对火焰的微弱掌控力烘干木材或软化藤蔓,但在此地规则压制下,收效甚微,反而快速消耗着她本就不多的精神。她更擅长的是毁灭而非创造,面对这种最基础的生存建造,显得有些无处下手。
成蟜的状况更糟。他重伤未愈,体力本就处于低谷,此刻更是感觉每一次呼吸都沉重无比。但他那双眼睛,却在暴雨中依旧闪烁着冷静的光芒。
他没有急于动手,而是首先环顾四周,熵瞳将有限的算力用于分析环境:风向、雨势、地质承重、材料分布…
“不能蛮干。”他大声对焰灵姬喊道,声音在风雨中有些模糊,“我们需要利用环境!找一处背风的土坡或巨石!”
两人艰难地在泥沼中移动,终于找到了一处略微凸起、背对着主要风向的坚硬土丘。
“材料!优先取那些带有宽大叶片的枝条,还有韧性强的藤蔓!”成蟜指挥着,同时亲自上手,尝试将一根粗壮的树枝插入土中作为支柱。但他力气不足,几次都未能成功。
焰灵姬见状,上前与他合力,才勉强将支柱固定。她的肉身力量在此刻显得尤为宝贵。
建造过程缓慢而艰辛。雨水模糊视线,寒冷侵蚀意志。简陋的巢穴框架几次险些被风吹散。
成蟜不断观察、计算、调整。
“这根横梁角度不对,承受力不足,易被风吹垮!需呈三角支撑!”
“顶部铺叶顺序要错落叠压,如同瓦片,才能有效导流雨水,防止渗漏!”
“入口要避开风向,并用叶片做个简易挡风帘!”
他将物理学中的结构力学、材料学知识,融入这最原始的建造过程中。虽然没有工具,没有钉子,但他通过巧妙的藤蔓捆绑方式(借鉴了前世所知的多种绳结技术)、利用木材本身的榫卯结构(尽管粗糙),不断优化着这个简陋庇护所的结构稳定性。
焰灵姬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渐渐成为他得力的执行者。她虽然不懂那些复杂原理,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极强,总能精准地完成成蟜的指令,并将一些巫族对于自然材料的直觉感知融入其中(例如选择韧性最佳的藤蔓,识别哪些木材更耐腐蚀)。
这个过程,不再是单纯的建造,更像是一种另类的“悟道”。成蟜在如何用最有限的条件创造最稳固结构的过程中,对“根基”、“支撑”、“平衡”、“适应”有了更深的体会。而这些,恰恰是“生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生命的生机,也是文明存续的生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