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平阳·歌女与帝国的崛起》
汉武雄图 - 开疆拓土与帝国荣光 (公元前141年 - 公元前87年)
13:霸上归途·平阳宴启(约公元前139年 春 长安郊外平阳侯府)
春日融融,霸上(今西安东)祭扫归来的汉武帝刘彻,一身轻松的常服,脸上带着几分祭祖后的庄重和巡游后的舒畅。(核心事件:武帝谒霸上归途)车驾行至长安城东不远,一座气派的府邸映入眼帘。这正是他的亲姐姐,已故平阳侯曹寿(曹参曾孙)的遗孀——平阳公主的府邸。
“陛下,”随侍的谒者(负责通报传达的官员)近前禀报,“前方即是平阳公主府,长公主殿下想必已恭候多时。”
刘彻心情不错,略一沉吟:“也好。许久未见阿姊,今日便去叨扰一番。”皇帝驾临,对于任何一家都是莫大的荣耀。消息瞬间传遍平阳侯府上下,顿时一片忙碌而紧张的气氛。(平阳府的反应:紧张与期待)
平阳公主闻讯,内心欣喜激动。她虽贵为长公主,但丈夫早逝,身份终究有些微妙。弟弟皇帝的驾临,无疑是巩固地位、展现亲近的绝佳机会。(平阳公主的动机:巩固地位,谋求亲近)她一边指挥奴仆洒扫庭除,铺设华筵,一边脑中飞速盘算:“陛下青春正盛,可宫中陈皇后(阿娇)骄纵善妒,多年无子……是机会了!”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在她心中清晰起来。
她立刻唤来心腹管家:“速去将府中精心挑选、调教过的那些良家女子唤来,梳妆打扮,准备献艺!特别是……卫子夫,让她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关键铺垫:平阳公主蓄养歌女的目的)
此时,在府邸后院一处简朴的厢房内,一群年轻女子正在匆忙整理妆容。她们都是平阳公主从各地挑选或买入的良家子,姿容出众,尤善歌舞,其中就包括卫子夫。卫子夫容貌姣好,身段窈窕,更难得的是有一副清亮婉转的好嗓子,因此在众歌女中颇为出众。(核心人物:卫子夫登场)
“子夫姐姐,快些!陛下驾临了!”一个年纪稍小的歌女紧张地催促着。
卫子夫对着模糊的铜镜,仔细地簪好最后一支素银簪,应道:“就来。”镜中的她,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她出身卑微(其母卫媪为平阳侯府仆人),深知这次表演意味着什么。若能得贵人青眼,或许能改变自己和家人贫贱的命运。“不求大富大贵,若能得个安稳,让母亲和弟弟们好过些就好……”她心中默默祈祷。(卫子夫的心理:卑微出身与朴素愿望)
前厅,盛宴已开。丝竹悦耳,珍馐满案。平阳公主坐在刘彻下首,笑语晏晏,尽叙姐弟之情。刘彻也暂时放下朝政烦忧,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时刻。(宴饮场景:轻松氛围下的暗流涌动)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平阳公主看准时机,击掌示意。
“陛下为国操劳,今日难得放松,臣妾府中有几个粗通音律的女子,愿为陛下献舞一曲,博陛下一笑。”(平阳公主的引导)
刘彻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阿姊有心了,准。”
乐声一变,更为轻柔曼妙。屏风后,一群精心装扮、姿容秀丽的歌女鱼贯而出,随着乐声翩翩起舞。她们身姿曼妙,舞步轻盈,宛若春日绽放的花朵。(美人登场:歌舞助兴)
刘彻的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这些女子虽然美丽,但宫中佳丽三千,他也并未觉得有何特别之处,直到他的视线落在领唱的歌女身上——卫子夫。
只见她并未在舞阵最前,但当她启唇轻歌,那清澈如山泉、婉转如黄莺的嗓音,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核心事件:卫子夫献唱惊艳全场)
这歌声,带着天然的纯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幽怨,仿佛能穿透喧嚣,直抵人心。刘彻原本慵懒倚着凭几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他看着那个专心歌唱的女子:她并非最艳丽的,眉眼间甚至有些怯生生的温顺,但那份清新脱俗的气质,那种仿佛能洗涤尘埃的歌声,在脂粉堆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刘彻的心理:惊艳与心动)
“好!”一曲终了,刘彻忍不住抚掌赞叹,目光灼灼地盯着卫子夫,“此女歌喉,清越脱俗,甚合朕意!你叫什么名字?”(武帝的青睐)
卫子夫心跳如鼓,慌忙跪伏在地,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抖:“奴婢……奴婢卫子夫,叩见陛下。”她低垂着头,能感受到那道属于天子的、炽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脸颊瞬间飞红。
平阳公主见状,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喜欢就好。这丫头嗓子是难得的干净。”
【本章启迪】:霸上归途,平阳一曲惊鸿。警示我们: 机遇往往藏身于看似平凡的日常(春祭归途)。贵人(平阳公主)的提携固然重要,但 真正的敲门砖(卫子夫歌声),永远是自身无可替代的闪光点(天赋与努力)。卑微的起点(奴仆之女)无法定义人生的高度,关键是在机会降临的瞬间(武帝瞩目),你是否有足够的光芒(歌喉才艺)被看见?命运转折的齿轮,往往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然转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