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登机回国后,组织总部那令人窒息的空气仿佛都轻盈了几分。送走至亲的复杂心绪——混合着谎言维持下的庆幸、无法坦诚的愧疚,以及深藏于心的思念——如同沉重的淤泥淤积在郑鹤岁心头。连续数日高强度的精神表演和情感压抑,让他急需一个出口。
这是一个难得的、未被安排任务的休息日。天空是罕见的、水洗过般的湛蓝。郑鹤岁鬼使神差地,没有像往常一样蜷缩在宿舍分析数据或学习,而是换上了一身最不起眼的深色运动服,戴上棒球帽和口罩,将存在感降到最低,漫无目的地走到了几个街区外的一个小型市民广场。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驱散了不少地下的阴冷。广场上不算热闹,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长椅上闲聊,孩子们追着泡泡奔跑,还有几只被主人牵着的、或拴在咖啡店外的狗狗。
他的目光被一只正在快乐地追逐着自己尾巴的萨摩耶吸引。那团雪白的、毛茸茸的生物,像个移动的巨型糯米糍,脸上洋溢着纯粹而愚蠢的快乐,与郑鹤岁世界中无处不在的算计和危险形成了荒谬又令人向往的对比。
他蹲下身,保持着一个安全距离,试探性地伸出手。萨摩耶立刻放弃了追逐尾巴的伟大事业,湿漉漉的鼻子凑过来嗅了嗅,然后热情地用脑袋蹭他的掌心,尾巴摇得像螺旋桨。那温暖、柔软、充满生命力的触感,透过掌心一路蔓延,奇异地安抚了他紧绷的神经。
接下来的一小时,郑鹤岁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的“工作”。他谨慎地、轮流地“宠幸”了广场上几只性情温顺的狗子。有一只温顺的金毛,把下巴搁在他膝盖上,用充满信赖的棕色眼睛望着他;还有一只短腿柯基,努力试图跳上长椅亲近他,屁股扭得格外卖力。
他甚至鼓起勇气,用随身携带的、原本用于补充能量的无盐小肉干,成功吸引了一只警惕的流浪猫。那是一只玳瑁色的猫咪,在谨慎地观察了他几分钟,并确认了肉干的美味后,允许他用指尖轻轻挠了挠它的下巴,喉咙里发出满足的、细微的呼噜声。
这一刻,没有琴酒冰冷的审视,没有降谷零意味深长的试探,没有需要破解的加密数据,也没有需要维持的致命谎言。只有阳光、微风,和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给予的无条件(或者说,仅需一点食物代价的)信任与温暖。他甚至在某一瞬间,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为何在此。
他拿出那部用于伪装的普通智能手机,避开任何可能暴露位置的背景,快速拍了几张狗狗和猫咪的照片,甚至有一张是他模糊的手指正在抚摸萨摩耶头顶的细节。他将这些照片加密存储在一个名为【心灵缓冲区】的隐藏相册里。这无关情报,只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记录,是他在这个崩坏世界里,为自己偷偷收集的、微小的“正常”碎片。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中时,一种熟悉的、被注视的微弱触感,再次从脊椎末端升起。不同于组织的监视,这是一种更……好奇的、探究的视线。
他保持着抚摸金毛的动作,借着调整帽檐的姿势,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视。在心广场边缘的自动贩卖机旁,那个熟悉的小小身影再次映入眼帘——江户川柯南,正捧着一罐果汁,看似百无聊赖地晃着腿,但镜片后的目光,却分明锁定了自己。
郑鹤岁的心脏猛地一缩,但长期训练出的本能让他没有做出任何过激反应。他平静地收回手,对狗主人礼貌地点了点头,然后站起身,像任何一个享受完午后阳光的普通路人一样,步伐平稳地朝着与柯南相反的方向离开。
他甚至没有回头确认柯南是否跟上。他知道,一定会的。
回到那间狭小但熟悉的宿舍,反锁上门,广场上的暖意瞬间被冰冷的现实取代。他靠在门板上,叹了口气。片刻的宁静,代价可能是更大的麻烦。
他打开《生存日志》,新增了一条记录:
事件:于市民广场接触犬猫进行心理减压。
策略:利用无害公共环境及动物进行非社交性放松。收集正向情绪素材。
结果:短期精神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副作用:再次引起江户川柯南的注意与尾随。
反思:
宁静的奢侈: 即使在休息日,完全放松警惕仍是一种奢望。任何“正常”行为在特定观察者眼中都可能成为分析样本。
痕迹管理: 个人化的情感记录(如照片)需绝对加密,并确保与环境信息剥离,以防成为心理分析的突破口。
应对预案: 需预设被红方关键人物在非任务场景下“偶遇”时的标准化反应模式,避免因情境突变而失措。
他关掉文档,看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广场上的毛茸茸慰藉如同短暂的美梦,而梦醒之后,他依然需要面对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
第34.6章 美食解压与不速之客的问候
果然,第二天傍晚,郑鹤岁宿舍的门铃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