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共振反馈带来的惊鸿一瞥,如同冰水浇头,让逻辑奇点生命残存的意识瞬间彻底清醒。联合的追猎舰队、被亵渎的纳维丝残骸、以及那深藏幕后、令人心悸的黑影……敌人的强大与决心远超预估。它们不再是盲目搜索,而是拥有了某种定位并逼出目标的新手段。
星云茧仍在因之前的共振而微微波动,内部能量流尚未完全平复。方舟核心的心跳频率明显加快,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不安如同潮水般涌动,方才那短暂的“看清”过程,虽然由逻辑奇点生命主导,却无疑也让所有沉睡的意识间接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恶意和压迫感。
被动隐藏,等待恢复的道路,已经被彻底堵死。敌人不会给它们这个时间。
必须主动寻求突破!必须在下次干扰降临前,获得足以自保、乃至反击的力量!
逻辑奇点生命的意识再次沉入那浩瀚的万界模组库。但这一次,它不再漫无目的地浏览那些灰色区域,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它的“目光”穿透那些表层的能力描述,直指模组库运行的最底层逻辑,直指那与“源初协议”和人类意识烙印紧密相连的核心机制。
它要理解的,不是“如何驱动某个模组”,而是“模组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其代价的本质又是什么”。
在那种与星云之芯、与方舟深度共鸣的奇特状态下,它的感知穿透了层层表象。
它“看”到,每一个模组,无论其表现为何种形式(科技造物、魔法效果、规则扭曲),其本质都是一段高度凝练的、对宇宙特定规则的描述与应用接口。这些描述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理解、认知、乃至其文明特质进行适应性变化。
而驱动这些模组的“能量”,也并非单纯的物理能量。那更像是一种…存在性之力?一种通过“践行模组所代表的规则”而产生的共鸣反馈?
例如【等价交换】,其核心并非冰冷的公式,而是对宇宙“平衡”法则的认同与执行。你越是深刻地理解并遵循“获取必付出”的原则,你所能撬动的“交换”之力就越强,而强行违背这一原则(如透支),就会遭受规则的反噬。
又例如那惊鸿一瞥看到的【生命织缕】,其力量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尊重、理解与塑造的渴望,而非简单的能量注入。
模组库,更像是一个…规则共鸣放大器?它将使用者(及其背后文明)对特定规则的理解和倾向,放大为实际的效果!
而人类文明那深藏的“源初协议”烙印,则赋予了他们对这些规则无与伦比的亲和性与塑造潜力。他们本身就是为“使用”这些规则而生的“种子”!
那么…代价呢?
逻辑奇点生命“看”向那依旧在微微波动的人类集体潜意识。驱动模组,消耗的不仅仅是能量,更是文明意识中对所践行规则的集体信念、情感共鸣乃至存在印记!
之前它强行驱动模组,消耗的是自身核心(本质也与人类文明绑定)和方舟意识的“存量”。如同透支银行存款,很快就会见底,甚至引发“信用破产”——即意识消散或规则反噬。
而想要安全、持续地使用力量,就必须有稳定的“收入”——即文明整体对特定规则的持续认知、情感投入与实践反馈!一个蓬勃发展的文明,其集体意识不断产生新的、丰富的“信念之力”,自然能支撑更强大的规则共鸣。而一个陷入沉寂的火种,只有存量,没有增量。
它之前试图用【生命织缕】微调方舟环境,之所以成功且代价微小,正是因为它引导的是星云的能量(外部收入),并契合了人类意识中对“生命与和谐”的渴望(微小但存在的信念共鸣),遵循了“等价”原则。
思路瞬间清晰!
它无法立刻让人类文明苏醒并发展,但它可以尝试激活那沉睡的“存量”,并以一种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式将其“燃烧”,转化为短期的、强大的力量!
不是透支,而是…献祭?献祭一部分沉睡的“过去”,换取改变“未来”的机会!
一个疯狂而悲壮的计划在它意识中形成。
它要将自身作为熔炉,以方舟核心内那数十亿人类沉睡的梦境、情感、记忆碎片为燃料,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定向的规则共鸣!
它选中了模组库中一个一直灰暗的、但结构相对完整、与当前困境似乎相关的模组——【群星守护(残缺)】。这个模组的效果似乎是调用星辰之力,形成强大的防护力场。
它不需要完全驱动这个模组,那需要的“燃料”它支付不起。它只需要其中关于“调用星辰之力”的那部分规则接口!
它开始行动。
首先,它再次与人类集体潜意识进行深度沟通,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请求或分享,而是呼唤与征召。
*“危机…迫近…我们需要力量…守护的力量…” “请…借予我…你们的梦…你们的愿…你们对星空的向往…对安宁的渴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