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劏猪存"的发迹史
20世纪80年代末,广东湛江廉江市的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一个令人胆寒的名字——"劏猪存"。这个绰号的主人,就是后来成为廉江"地下皇帝"的黄永存。黄永存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屠宰户,在廉江市以杀猪卖肉为生。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这种平凡的生活,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人人敬畏的人物。
黄永存身材魁梧,性格狠辣,很快就在廉江的市井中闯出了名堂。他不满足于仅仅经营猪肉生意,开始涉足其他灰色产业。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但在一些地方,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这为黄永存这样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他纠集了一帮社会闲散人员,开始在廉江市开设赌场,收取保护费,逐渐积累起了一定的财富和势力。
黄永存深谙"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他明白,要想在道上长久立足,必须有强硬的后台撑腰。于是,他千方百计结识了当时在廉江地区颇有势力的吴某升和廖某。这两个人在当地已经闯出了不小的名气,他们的存在让黄永存看到了向上攀爬的阶梯。"当时,他们两人名气很大,跟他们相熟后就没人敢惹我们了。"黄永存在后来的供述中这样说道。
有了吴某升和廖某的"撑腰",黄永存的胆子越来越大,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广。他不仅继续扩大赌场生意,还开始涉足其他违法活动。他纠集了钟亚光等一批"小弟",在廉江市各处横行霸道,打架斗殴、欺压百姓成了家常便饭。
黄永存的弟弟黄永裕,绰号"爆眼裕",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性格暴躁,手段狠辣,比黄永存有过之而无不及。兄弟俩联手,在廉江的黑道上逐渐崭露头角。他们的团伙成员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廉江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黑恶势力。
然而,黄永存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地方小混混。他有着更大的野心,想要在廉江建立自己的"地下王国"。为此,他开始谋划更大的"事业",准备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张。
二、血腥扩张:垄断与暴力
随着势力的壮大,黄永存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赚钱的行业。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赌场和收保护费,而是盯上了当地的一些合法产业。1999年,黄永存和黄永裕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地盘争夺战",目标是将廉江地区的废铁、废胶收购以及水泥熟料运输市场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为了达到目的,黄永存兄弟不惜使用极端暴力手段。1999年10月的一天,他们指使手下在公开场合射杀了曾经的"靠山"廖某。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廉江黑道,也标志着黄永存兄弟开始自立门户,不再依附于任何人。
这起谋杀案之后,黄永存兄弟与吴某升之间的矛盾也迅速激化。吴某升多次公开表示:"一定要让黄氏兄弟血债血偿。"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黄永存和黄永裕,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
2002年的一个晚上,机会终于来了。黄永存安排钟亚光等人持枪秘密跟踪吴某升。当钟亚光发现吴某升坐在一辆摩托车的后座上经过时,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连开几枪。然而,这次行动出了差错——钟亚光误杀了摩托车驾驶员梁某辉,而吴某升则侥幸逃脱。
这两起枪击事件让黄永存团伙恶名远扬,在廉江当地成为了人人忌惮的存在。"根据廉江市当地群众的反映,如果家里小孩不听话,家长会吓唬他说,'如果你再不听话,"劏猪存"(黄永存)、"爆眼裕"(黄永裕)就过来把你抓走了。'"一位参与案件审理的法官回忆道,"该组织的'恐怖'可见一斑,以致当地群众闻'黄氏兄弟'则色变。"
除了暴力手段,黄永存还善于利用商业手段来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一方面通过故意伤害、开设赌场、强迫交易、敲诈勒索、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则采用非法手段垄断废铁、废胶收购及水泥熟料运输市场等行业,攫取巨额非法利益。
"我只是因为他们开车太快差点撞到我,随口抱怨了一句,就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早就听说'黄氏兄弟'是有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大哥',被打了也只好忍气吞声,我们普通老百姓惹不起。"一位受害者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仍然心有余悸。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永存团伙的势力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以黄永存、黄永裕为组织者、领导者,钟亚光等人为骨干成员,人数众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三、"以商养黑"的生意经
黄永存团伙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以商养黑"、"以黑护商"的经营模式。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暴力犯罪,而是试图通过控制合法产业来获取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同时利用暴力手段保护这些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在控制了废铁、废胶收购市场后,黄永存团伙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利润更为丰厚的水泥熟料运输市场。为了垄断这一市场,他们采取了极其残忍的手段。据后来的调查显示,黄永存团伙为了迫使竞争对手退出市场,竟然当街用铁棍将对手的头颅砸碎;为了让不听话的货车司机屈服,他们甚至将司机活埋于废弃矿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